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落户“西安港”西安综合保税区助力丝路东联西进

2014-2-21 12:23:00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2月18日,新春伊始的中国内陆港又传新喜讯—封关运营的西安综合保税区,成功签约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作为西北第一个以棉花、粮食等为主的大型交易平台,该交易中心将成为丝路经济带上重要的粮棉集散地。

  自从去年成功实现封关运营后,西安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日益突显,西安有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金字招牌”,陕西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多了一个重要抓手。

  “金字招牌”引来金凤凰

  两港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

  2013年9月,西安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通过国家十部委组织的验收,12月封关运行,成为西北第一个封关运营的综合保税区。有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金字招牌”,“西安港”的功能价值立刻凸显出来。青岛港集团正是看到了这一先机,已在年前就进一步加强与“西安港”深度合作。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项目的落户,即是深度合作的先行军。

  棉花、粮食等物资属于国家战略必需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需求量旺盛。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个以棉花和粮食等农产品为主要交易内容的大型交易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的原料主要来自美国和非洲,在综合保税区进行保税仓储、保税交割、生产加工及跨境交易等业务。

  青岛港与“西安港”强强联合的同时,青岛港物流公司、天原邦达等第三方物流实体平台也纷纷加盟,货物的贸易交割可以直接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进行,极大的方便了货主的需求。

  根据西安综合保税区的相关政策优势,入驻交易中心的企业可以享受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节省了资金成本和加工运输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原料在西安综合保税区完成加工,其制成品纱锭等则主要销往我国西北地区以及中亚地区。该平台的建立,对稳定国际战略性资源进口、平抑资源性商品价格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西安港”优势叠加

  名企加盟丝路经济带建设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上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向西开通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打通了去往中亚、欧洲的物流大通道,向东架起了与沿海沿江港口的桥梁。而作为“西安港”的支柱性平台之一的西安综合保税区,又以其通关、税收等优势,为众多企业集团所青睐。

  目前,西安综合保税区已引进了西北地区首个文化产业保税园区—“陕西文化产业保税园区暨陕西国际文化贸易基地”,日本通运株式会社、瑞可维胶原蛋白生物制品和营养食品深加工项目、世界名品园等进口展示交易项目相继落户并陆续开工建设。

  而此次与青岛港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在为国际、国内棉花交易提供了专属保税服务平台的同时,也为国际港务区打造面向中亚的“两园两城四中心”提供了支撑。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物流分公司副总经理高其根表示,这个项目的落户突显了中国内陆港的价值、意义及功能叠加的优势,双方都特别珍惜这一战略合作契机。

  按照协议,西安国际港务区将为该项目提供相应优惠政策,为项目运营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加快保税交割库建设。

  为“长安号”提供回程货源

  为当地企业带来实惠

  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建立,也为“长安号”提供了充足的回程货源,中亚地区的棉花等产品通过“长安号”运到西安综合保税区进行生产加工,充实了“长安号”的货源内容,也为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随着“西安港”功能作用的日益发挥,陕西及其周边辐射区域的企业也必将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诸多实惠。

  第一时间得知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落户国际港务区的消息,一位长期从事纺织产业的企业负责人,就赶来洽谈合作事宜。“我们需要的原料是棉花,以前从中亚运过来,走海上需要一个多月,而且风险很大。现在我们直接从保税区提货,成本能省20%。”该交易中心刚刚成立,已经从国外进口4500吨棉花,目前已到货1000吨。“充分利用中国内陆港和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强大口岸功能优势,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明天和未来具有稳固的基础,可以预见,我们的生意会越做越大!”作为交易中心投资方之一的西安天原邦达总经理张伟高兴地告诉记者。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西安港”和西安综合保税区实现业务拓展,也进一步刺激了西安、陕西,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活跃度,提升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外向度。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已与连云港港、天津港、青岛港在内的九个港口、口岸实现战略合作,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确定了“属地报关,口岸放行、货物即到,即期换装”的通关模式。“西安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在丝绸路经济带建设中进一步凸显。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强晓安表示,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是两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又一次行动,双方还将有进一步深入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进出口服务平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 刘航

  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项目

  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项目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功能政策优势,建设以原棉、粮、油、天然橡胶等为主要交易产品的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开展保税仓储、保税交割及跨境交易等业务。

  该项目分二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将在西安综合保税区陆港保税大厦建设交易大厅,并挂牌成立“西安综合保税区青岛港大宗商品(棉花)交易中心”,开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运营,同时租赁西安综合保税区A2标准仓库部分面积,用于开展保税仓储业务,实现现货交割。项目二期,在综合保税区内建设原棉等大宗商品专业交割库,满足大宗交易商品的仓储和交割需要。专业交割库计划于今年年中开工建设,明年完工并投入运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