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美国将审慎退出量化宽松

2014-2-13 10:05: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月1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新任主席耶伦在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这是耶伦2月1日上任后的“首秀”。耶伦表示将延续前任伯南克的政策,继续审慎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同时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前景表示谨慎乐观。 
  经济分析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经济学家保罗·埃德尔斯坦对本报记者表示,耶伦传达了两个信息:量化宽松政策继续退出,但是加息还为时尚早。
  退出量化宽松取决于未来经济发展
  在国会众议院金融委员会举行的半年度货币政策听证会上,耶伦重申了美联储此前的声明,表示其资产购买计划即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没有“预设轨道”,取决于未来经济发展,但她同时表示,只有在美国经济前景“显著恶化”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停止削减量化宽松政策的步伐。
  最近两个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岗位大大低于预期。耶伦对此表示意外,但同时表示不应该仅凭这两个月数据对就业市场下结论。针对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波动,耶伦表示,美联储“密切关注最近的波动”,但她认为金融市场动荡对美国经济前景没有形成重大风险。分析人士指出,耶伦这番话意味着,正遭受美联储收缩购债打击的新兴市场国家不会获得喘息之机。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美联储先后两次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各100亿美元。伯南克当时表示,美联储可能继续以相同的节奏退出资产购买计划。多数分析人士也认为,今年年内量化宽松政策将完全退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日前撰文表示,随着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虽然市场对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已有预期,并部分反映到长期利率和货币汇率的调整中,但美国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将给一些国家造成破坏性的资本流动,那些宏观经济薄弱的经济体所受影响最大。要减少这种风险,美联储必须清晰地对外沟通,承压的新兴市场国家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国内政策应对。
  耶伦对近几个月美国的经济复苏、金融系统的发展等持乐观态度,但对就业市场并不乐观。她重申致力于实现美联储的双重政策目标,即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耶伦坚持缩减量化宽松的表态,强化了投资者的看法,即美国经济足够强劲,能经受住减少货币政策刺激的考验。在耶伦做出这番表态后,美国股市和国债收益率均上扬。纽约股市11日四连涨,道指涨1.22%,标普指数涨1.11%,纳斯达克指数涨1.03%。当天,标准普尔10大类股票全线上涨,纽约证券交易所90%、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67%的股票收高。亚洲股市12日早盘也普遍上涨。
  新兴市场国家应加紧调整经济结构
  耶伦的听证总体上没有令市场意外,但她表示不会加快撤出货币刺激政策提振了金融市场。同时,中国今年以来的贸易数据好于预期,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两大因素推动新兴市场国家资产价格普遍上涨。12日亚洲和欧洲股市普涨,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路透社报道,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普遍回升,俄罗斯和土耳其股市12日均上涨1%。亚洲国家货币总体走强,其中韩元最为明显,在欧洲,匈牙利货币表现抢眼。
  耶伦在担任美联储副主席期间,力挺伯南克的政策。11日的听证会证明她继承了伯南克的衣钵。摩根大通银行经济学家将耶伦称为“迷你伯南克”,其表态都没有超出美联储最近一次货币政策声明的内容,而是传递了政策延续性的信息。
  高盛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金砖国家”概念提出者吉姆·奥尼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非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都出现金融动荡。中国深圳股市是今年以来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之一。金砖国家中只有巴西出了问题。他表示,一些评论家关于1997年至1998年危机重新降临的观点,令人感到惊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确实出现政治问题,特别是乌克兰、泰国和土耳其等,但不能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重现危机。
  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如耶伦所说,美国只会根据本国的经济状况调整货币政策,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汇市的动荡不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去年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一轮资本外流的考验,相信大部分国家能应对今年资本外流的冲击。
  全德健指出,量化宽松是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是美国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推出的救市政策,美国经济复苏必然导致量化宽松的退出。“过去几年,量化宽松导致大量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给这些国家带来了‘繁荣’。现在是退潮的时候,经济基本面良好的国家能从容应对,外汇储备不足、经常项目账户赤字的国家难免捉襟见肘。”全德健认为,新兴市场国家不能再依赖美国印钞票提供廉价资金,而是要抓住时机调整经济结构,练好内功。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防患于未然。刘利刚指出,新兴市场国家运用加息等货币政策短期内可以遏制资本外流,但长期来看作用有限。“比起货币政策,投资者更关注经济基本面,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