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全力打造“海河联运”快船

2014-1-24 10:33:00 来源:嘉兴在线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打桩机有力的锤击下,乍浦港区二期内河港池项目成功打下第一桩,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启动。作为嘉兴港“海河联运”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8000万元,规划建设10个500吨级泊位。 
  该项目的实施,是嘉兴港全力打造“海河联运”快船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滨海办(港务局、口岸办)了解到,去年以来,滨海新区以建设全省海河联运引领区为目标,大力推进乍浦、海盐、独山三大港区“海河联运”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沿海港口与内陆腹地的无缝衔接。
  基础设施支撑“水运复兴”
  据介绍,乍浦港区二期内河港池项目第一阶段将建设一个配备轨道式龙门吊的集装箱挖入式泊位,该泊位建成后可同时兼靠两条500吨级集装箱船舶,预计2014年7月竣工。
  “规划建设的泊位是乍浦港区第一个集装箱内河专用泊位,建成后,集装箱起吊能力从30吨提高到了35吨。”嘉兴市乍浦港口经营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经理张雪明告诉记者,“别小看这5吨,起吊能力提高了,大部分国内的内贸船只生意都可以做了。”
  内河集装箱专用泊位的改造,能有效提高效率。据张雪明介绍,目前,集装箱36标箱的装卸需要8小时,而技术改造后只要2小时。“我们有信心,今年内河的集装箱运输量可以增长一倍。”
  不只是乍浦港区,独山港区也传来了好消息。近日,嘉兴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印发了《嘉兴港独山港区Ⅱ号内河港池及A区5号、6号泊位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根据方案,独山港区Ⅱ号内河港池项目建设用地约350亩,建成500吨级(兼靠1000吨级)船舶港池泊位18个,开挖Ⅱ号内河港池连接浙能嘉兴独山煤炭中转内河港池的通航航道,以满足集装箱、件杂货、散杂货的吊卸装运需要,形成自内河港池连接黄姑塘、直达杭嘉湖内河的水运体系。
  在推进内河港池建设的同时,嘉兴港“内外兼修”,加大外海港口建设力度,完善与内河的疏运体系。市滨海办(港务局、口岸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嘉兴港有重点地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同步推进港口结构改造工作,有计划储备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外海泊位。此外,2013年,独山港区的 B23、B24码头建成,并完成试运行批复,A2配套码头前期审批完成并基本建成;海盐港区的C3、C4项目已全面完成前期工作,于去年正式开工建设。
  专项资金破解“成长烦恼”
  通江达海,嘉兴港作为长三角港口群重要组成部分的最大优势就是“海河联运”。然而,在“海河联运”推进过程中,嘉兴港也遇到不小的阻力,除了机制不顺、用地指标等问题外,资金问题成为主要的“拦路虎”。
  近日,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和湖嘉申线航道嘉兴段一期工程,“入围”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下达的2013年度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补助计划,获补助资金2010万元,为嘉兴港“海河联运”建设送来了“及时雨”。
  据了解,杭平申线是浙江省“海河联运”的主要航道,将与京杭运河、杭申线、湖嘉申线、乍嘉苏线等构成浙北高等级航道网,成为环杭州湾北岸产业带的骨干航道。同时,也把嘉兴港的三个港区串联起来,使浙北内河航道网与外海实现无缝对接、“海河直达”。目前,杭平申线海盐段航道改造工程项目已于去年完成投资1.56亿元,开挖土方7.2万方,修筑航道护岸70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平湖段改造也已经全面铺开。
  据悉,除了杭平申线,嘉兴港疏港航道主要还有乍嘉苏线和黄姑塘线。“为了解决内河航道建设与外海码头相配套事宜,去年,我们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同步与市港航局等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保障内河通畅。”市滨海办(港务局、口岸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省交通运输厅、省港航管理局高度重视下,嘉兴港以重点航道专项养护方式提高乍嘉苏线航道的通航能力。去年,已开始实施乍嘉苏线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的专项养护工作,并适时选址建设锚泊服务区,养护力度空前、准三级航道的目标已经可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