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口箱量累跌3.6% 排名滑至全球第四

2014-1-17 10:30:00 来源:大公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香港港口发展局日前公布2013香港集装箱吞吐量数据,香港全球集装箱码头排名毫无悬念的被深圳港超过,落至第四位。数据显示,2013全年箱量虽累跌3.6%,至2228.8万箱,但12月箱量增长5.4%,较2012年同期的下跌11.7%明显好转。至于深圳港则以2327.8万箱的优势成功超越香港,跃居全球第三大港。
  整体而言,香港航运业仍受外围经济低迷影响,加上去年罢工事件拖累,表现平平,是全球四大港口中唯一录得跌幅的港口。数据显示,去年葵青码头箱量跌2%至1711.8万箱,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箱量跌8.4%,至517万箱。单计去年12月,葵青码头箱量升7.7%至155.2万箱,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箱量跌2.6%至41万箱。
  罢工事件码头拥堵拖累
  业内人士分析,去年深圳港成功超过香港,有两大原因,其一,是去年码头罢工事件持续38天,对港口业务影响深远;其二,是香港港口自身的不足,阻碍码头发展。就此,香港码头商会去年底曾就有关事件向政府递交白皮书,提出重整后勤用地、提供及整合更多专用趸船泊位、将码头内多馀的停车场及候车空间转换成货柜堆场等多项建议,希望能纾缓码头拥堵的问题。
  12月表现强年跌幅收窄
  香港货柜码头过去风光一时,曾连续十年膺全球最繁忙港口,最终在2005年被新加坡港取代,两年后,又被上海港「甩到身后」。2012年,香港货柜码头吞吐量倒退5.2%,与深圳港的距离被进一步拉窄。事实上,过去多年,连续做了十年「阿四」的深圳港在后面虎视眈眈,今年终于如愿以偿,以99万箱或4.4%的优势扒头,可谓是「吐气扬眉」。
  深圳市交委港航处处长董燕泽表示,受惠中转箱量增加,去年深圳港录得升幅。据悉,该港近年积极发展海铁联运,腹地已从珠三角拓展至重庆、昆明、长沙、南昌等地,为深圳港提供充足的货源。业内人士透露,一个内陆标箱经深圳港出口的综合成本较香港低约1200元人民币,成本优势进一步显现。  
  然而,集装箱吞吐量只是衡量港口发展程度的指标之一,而依附港口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链才是行业真正的价值所在,即高增值航运服务业等。在这些方面,深圳港与香港仍存在明显差距,港府亦深明此道,行政长官梁振英在任内两个施政报告中均强调,发展船舶注册、管理、买卖、代理、融资以至海事保险、法律及仲裁等高增值航运服务业。
  应进一步提升软实力
  此外,香港自由港的便利优势,亦是深圳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无法赶及的。但是,软实力再怎麽强,数字上的超越,已能证明香港的优势正在收窄,港府及业内人士均需思考,如何维持并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为香港航运业尽一分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