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入主谁的美联储

2014-1-15 10:04: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女性执掌美联储,已不是可能,而是现实。1月6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奥巴马总统对耶伦的提名,2月1日她将正式就任美联储主席,成为美联储历史上第14位主席。她有26张反对票,破了美联储的历史纪录,不过这不影响她的任职。 
  这位现年68岁的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曾做过克林顿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在美联储副主席的位置上也干了3年多。她当选美联储主席,有点属于大器晚成,从1977年她初次任职美联储担任经济学家以来,已经有5个人在这个位置上呆过,其中那个叫格林斯潘的一呆就是19年。并且,据说她还受过这个曾被尊称为“格老”的家伙的“压制”,因为他担心别人会对除他以外的其他人效忠。
  当然这个段子未必准确,把她和她的那些前任做比较,更多地还是想找出他们之间的区别。耶伦是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强力支持者和公开倡导者,舆论说她对此甚至有着近乎偏执的信念。压制她的格林斯潘早先却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反对者,曾经撰文批评通货膨胀政策,不过后来的格林斯潘却沉浸在宽松里不能自拔,拼命印钞,结果自己也被自己的钞票所压倒。耶伦就任美联储副主席的首次演讲时,似乎也摒弃了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偏执,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为过度冒险的金融体系遗留下火种”。
  不过,也不用对格林斯潘和耶伦们的言行前后不一诧异,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耶伦就任美联储主席,套用一句话就是:一切都不会改变,除了性别。美联储主席的个性很重要,也会很快成为媒体和公众的谈资,不过这些都不过是些佐料,主菜还要看当时的形势需要。单纯依据美联储主席个性来判断决策走向是不靠谱的,也常常会陷入认知困境。
  再引申一步,就耶伦来说,单纯依据她之前对伯南克政策的态度来判断也会陷入认知误区,片面判断她会延续或者推翻伯南克的政策都是要不得的。理性的态度是,耶伦就是耶伦,她会有伯南克等前任的影子,也会有自己的个性决策,影子和个性哪个更多一点儿,还要看她作出判断时美国经济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主政者心中的国家利益倾向,以及耶伦自身所具有的斡旋能力。
  耶伦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QE的退出问题。既定剧本是,伯南克为其画好了退出的路线图;非既定的剧本是,这个路线图是不是耶伦,或者说美国经济所需要的,是照着剧本演还是做调整和改变。根据耶伦2013年11月中旬听证会的观点,她在宽松方面延续着伯南克的鸽派主张,认为QE带来的好处超出其成本,未来一定时期还将继续高度宽松政策,不过她也表示QE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何时调整取决于经济数据。尽管这最后一句听起来像正确的废话,耶伦的难点却恰恰在此——即使有了经济数据,何时退出仍颇费思量,退出太晚的通胀风险有多大,太早又是否会损害脆弱的复苏,进而加大通缩的风险。
  这些风险都是美国经济所难以承受的。根据之前的信息,耶伦支持美联储促进经济复苏的措施,她曾认为所关注的美联储的职责绝不仅仅局限在稳定物价、控制通胀上;她担忧过度通货膨胀,但又不能容忍长期失业,主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应对失业;她对银行业的风险很是敏感,认为解决“大而不倒”是一个关键目标,在银行监管问题上态度强硬;她很在意美联储的职责,认为美联储的独立性非常重要。这些不乏矛盾的施政目标告诉我们,美联储的职责是在这些不同的目标间寻求政策的平衡,耶伦的着眼点在经济复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会采取她认为对经济复苏有效的措施。
  她认为哪些措施有效,看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耶伦更倾向于认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会起到有效的作用,但她也对过度的通胀表示担忧。在这两者的平衡面前,耶伦需要发挥她在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在货币政策选择方面保持灵活的态度,又需要发挥她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擅长预测的精准判断,为政策的选择掐准时间点。不过,在玩这个平衡游戏之前,耶伦还要认真思考她玩游戏时已经存在和将来会继续存在的限制性条件。
  这些限制性条件就是,耶伦不能逃脱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基本面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高负债是美国经济的表象,资源错配和结构性失衡,是美国经济的根本症结,美联储再独立,也不可能独立到超脱这些基本面之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美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大多还是低利率和印制钞票,即使早年撰文坚决反对通货膨胀政策的格林斯潘最后也沉浸在宽松的虚幻里。美国要强化复苏,美国要修复资产负债表,留给美联储的手段就很有限了。对宽松和复苏近乎偏执的耶伦,会找出更新的手段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