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物流业现代化发展将多角度利好民生

2014-10-9 9:43:00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务院日前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旨在部署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根据《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这无疑对外传递了国家有意在积极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的同时,顺应新时期的要求强调了技术先进和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与此同时,《规划》还以“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的表述强调了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规划》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不难发现,《规划》对物流业的战略地位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承载的基础性作用予以了充分肯定,而事实上,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不仅对其产业自身而言实属必要,对于相关寄望物流业提供产业支撑的行业而言,重要程度也不亚于物流业自身的发展。

  众所周知,作为我国流通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存在的物流成本高的现象一直制约着流通行业的高效发展。大到大型机械装备的运输、货物仓储甚至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小到百姓餐桌上的农副产品,可以说,民众的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高效率的物流,因此,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记者看来,虽然物流业自身承载着诸多职责,但从根本而言,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落脚点仍然是改善民生。而物流业的更趋现代化也将从多角度利好民众生活的各方面。而衡量现代化物流业的一项硬指标,正是评判其能否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物品运输。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要求,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要由2013年的18%下降到16%左右。从数据上看,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最高不过9%的比率而言,此次《规划》明确的三个百分点的下降幅度并不大,但结合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降低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占比难度可谓巨大。

  所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就是指报告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的总和,其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费用、损耗费用、利息支出以及管理费用等。顾名思义,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比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越低,越能说明物流成本的走低,客观上也会促进物流效率的提升。

  就此,《规划》也提出,要以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发展重点,大力提升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推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国际物流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并提出了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12项重点工程。

  应该承认,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高的物流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而结合 《规划》“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要由2013年的18%下降到16%左右”的表述,有一点值得深究,即“2013年的18%”,据记者了解,这一数字早在2010年就定格于此且持续至今。

  2010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而过高的物流成本正是导致商品价格过高的重要原因,其中运输费用又占到物流总费用的50%之多。根据《2011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8.4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4.4万亿元,社会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

  诚然,对于纵贯众多环节的物流总费用,想要加以约束和节制绝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说了算的,这需要多方面的政策协调以及确保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跟进,可谓任重道远。

  毋庸讳言,尽管我国积极推进且不断完善密布的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快速发展,但对于我国如此大的国土空间和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步现状而言,想要尽快降低物流总费用绝非易事,也绝非一时就能加以解决的。因此,在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始终都该摆在重要位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