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中国矿石需求不会“崩盘”

2014-10-22 13:30:00 来源:国际船舶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必和必拓日前表示,中国的钢铁需求放缓恐将持续至2016年甚至更久,但这不会阻挡低价铁矿石继续涌入市场。

  必和必拓在上周发布的整体市场预测报告中指出,今年中国钢铁生产的需求将落后于铁矿石的供应,且中短期而言,这种差距还会拉大。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正经历结构型调整,它对建筑与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不断缩减,并导致钢铁生产在未来15年内都很难回升。这也将令铁矿石海运需求的格局产生重大变化。

  尽管如此,必和必拓对自己产品的销路仍充满信心,这也从侧面支持了某些船东与分析师的正面预期,即只要矿石供应源源不断,市场尚不至于被需求放缓打垮。

  在船舶经纪行Banchera Costa主管研究的Ralph Leszczynski表示,“我同意矿业公司目前遇到点麻烦。过去12个月来,铁矿石的价格已经跌去逾30%,且看似仍未见底。”

  “和航运业的运力过剩问题一样,目前的局面很大程度上都是自食其果。但我认为就铁矿石供应充足及由此导致的价格下跌而言,它只会对航运市场有利。”

  必和必拓强调称,近段时间它一直在为增效减支做准备,并采取包括改用大型船等举措,而非投资建造新船。尽管如此,它对海运矿石的需求并未完全失去信心。该矿商认为,尽管需求将远远跟不上供应的增长速度,但还是能实现平稳增长。这其中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正在进行经济转型,以及海运矿石相对中国国内及印度的产品仍具有价格优势。

  就现阶段而言,大量充斥市场的矿石供应的确令中国钢铁产业有些消化不过来。必和必拓针对每年前6个月作出的年化估算表明,从2013到2014年,矿石供应的增量达到约1.4亿吨,而同期的需求增幅仅为5500万吨左右。

  必和必拓在报告中指出,“2014年海运矿石的供应增幅将超过需求增量,且中期来看,这种局面很难得到改观”。

  该公司并未详细说明这样的情况将维持多久,只列出数据称2000至2010年的年均需求增幅约为9%,而2010至2020年将大幅缩减至3%左右。问题在于就在需求面不济的同时,对于产能的新投资仍在不断上升。

  如今,短期能“挽救”市场的因素就只有业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因中国国内的铁矿石成本居高不下,相对廉价的进口产品仍具有一定吸引力。

  尽管国有矿商仍“开足马力”保持每年1.4亿吨左右的产量,但必和必拓指出,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期间,已有合计每年产能约5000万吨的私营矿商停业倒闭,即使当地推出大幅减税政策也未能改变这一结局。

  另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干散货专家也表示,“市场的症结无疑就是这些国内矿石将在何处落脚。”

  谈及长期展望,必和必拓希望中国对机械设备的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筑业、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放缓留下的“缺口”。很显然从现在起至2030年,中国不会再将进口矿石用于建造那么多的桥梁、铁路以及高楼大厦,因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经历转型,今后将迈入一个增速较慢但成熟度更高的“消费主导型市场”。

  此外船舶经纪行Bancosta的Leszczynski表示,不必太过担心随着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被捅破,由建筑业主导的那部分需求会受到威胁。

  他指出,“房地产价格的确正在下滑,但中国一直都存在价格泡沫,而不是建筑业的需求泡沫。”

  “只要价格下降到可接受的程度,加之房贷政策放宽,购房需求只会增,不会跌。”

  除了中国正在实施结构性转变,必和必拓还预测以印度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将加快步伐,并填补因中国需求放缓而留下的空缺。这一说法也得到Leszczynski的认可。

  他指出,印度以盛产铁矿石自居,但尽管国内需求高企,自2010年以来其产量其实已大幅缩减约40%。此外印度与中国的不同之处是,它在征收农村土地并改变发展用途方面,没有那么大的自由度,这也给海运贸易带来一定优势。

  “要知道,造钢厂或港口比造矿场容易许多,”Leszczynski表示。“因为你可以自由选址,矿场就不一样,它必须建在有矿石的地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