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企债务问题拖累中国经济

2013-9-5 9:50:00 来源:新华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德国媒体称,这是令人担忧的分析:中国问题专家认为,很多中国公司不再为业务筹资,而是为还债筹资。最终该国有可能面临日本那样的命运。
  据《世界报》网站8月30日报道,中国面临的不是破产或经济崩溃,而是一种很严重的潜在危险:很多公司“停止发育”,就像经历了“失去的十年”的日本的情况一样。
  在日本,公司筹措资金对付高额负债,这防止了债务问题爆发,但从长远来看却编织了一个噩梦。公司通过一再获得新贷款而被人为地维持生命。于是,它们最终不再为业务筹资,而只是为了暴涨的债务筹资——这剥夺了恢复元气的所有机会。
  目前,中国也出现了大量的这种“僵尸债务人”。“陷入像日本那样的堕落过程的风险很高”,龙洲经讯市场研究公司董事总经理葛艺豪警告说。“自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因为大举借债而被过度刺激,地方政府和它们的国有企业积累了无法偿还的高额债务。”
  报道认为,虽然持续的信贷注入确保未死亡的公司不必关闭工厂或裁员,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吸尽了整个经济的活力。最终,那些推动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的健康公司也因为它们的贷款饥渴而受拖累——因为利率上升,使得融资整体上变得困难。这在中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那里的中小型企业创造了大约6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75%的新就业岗位。
  报道称,虽然公有制企业和大型企业能够从国有银行再融资,但规模较小的公司往往依赖大量的所谓影子银行。分析人员估计,这里隐藏着最大的债务风险。
  影子银行领域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信托公司,它们向储户销售投资产品,然后把从中得到的钱用于贷款。它们在中国金融系统中已经获得了巨大影响力,现在是排在银行之后但排在保险公司之前的第二大产业。
  报道说,很多从传统金融企业贷不到款的机构转向了信托公司,那里的贷款利息也更高。路透社估计,去年中国信托公司放贷超过3670亿欧元。只有一半贷款用于投资项目或扩大生产,另一半用于旧债务的再融资。大约70%的信托贷款流向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产能过剩的工业行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