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之重

2013-9-27 10:15:00 来源:云南信息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水富,素有云南“北大门”之称。水富因港口建设进程加快,其“万里长江第一港”的称谓被广泛流传。因此,云南唯一千吨级江海直运港口、亚洲南部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以及云南粮食中转枢纽等头衔接踵而来。 
  在唱红水富“万里长江第一港”的背后,航运条件有限、不具备海关入驻条件以及当地工业化程度较低等原因,无法保障充足的货源成了不争的事实。
  眼下,水富港扩建的二期、三期规划正在推进之中,谈及其远景,水富县发改局副局长杨春多次用“鸡和鸡蛋的关系”来应答,而多数开发商尚在观望中。
  在距离水富30余公里之外的宜宾,已用“万里长江第一港”称谓给自己冠名数载,那么,作为后来者,水富能承担“万里长江第一港”之重么?
  云南唯一千吨级江海直运港口
  2013年7月23日14点46分,随着“呜—呜—”两声船舶靠港声号,载有4000吨硫磺的渝武号517货轮缓缓驶进水富港。
  “这标志着水富港的装卸能力从1000吨到3000吨的基础上,再提升到7000吨。这艘船也是有史以来进入云南最大的船。”云南水富港口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何静说。
  据《盐津县志》记载,从盐津以东沿横江而下,至水富县滚坎坝的航道,约100多公里,可供木船行驶。古代转运“京铜”和盐,皆由这里启运。现在,从水富港口起航,沿金沙不而下,由长江直抵上海,全程长2900公里,是云南最长的内河航线。
  水富港,建于1985年至1992年间,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水(水富)麻(麻柳湾)高速尚未贯通,港口的集疏散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有限。后来,码头设施、设备年久失修,设施大量老化,下河公路、客运囤船、3-18浮吊、缆车等都是已不能使用或勉强使用,基本上是人力装卸搬运。
  2007年,水富港在原址上启动了一期改扩建工程,投资了1.5亿拟建设一个散货、一个重大件和一个多用途码头。
  2010年8月,水富港一期改扩建工程完成,开港试营运,当年完成吞吐量22万吨;2011年完成吞吐量64.2万吨,是设计吞吐量的123%;2013年至7月底已完成吞吐量60万吨,而今的年设计吞吐量已达到120万吨。
  9月17日早上,浑浊的金沙江上飘着些许薄雾。来自四川宜宾的宜丰号货船正停靠在岸边,装载着磷矿。东川等地的磷矿、流金沙以及杂散货物从这运往长江沿线,甚至山东潍坊。来自重庆的硫磺,以及长江沿岸的杂散货被源源不断地运至水富,再经陆运中转至全省各处。
  在水富港工作了10余载的何静注意到,由于航运在云南所有运输中作用有限,云南大部分人对航运知识不太了解,甚至对水富港“万里长江第一港”的身份也不是太了解。“水富港,之所以是"万里长江第一港",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距离水富港1公多里的向家坝水电站阻断其余的货运通航,长江自上而下,水富港当属" 万里长江第一港";二是随着一期扩建的结束,二期扩建的论证,水富港对云南货运中转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
  “水富港是万里长江第一港,云南省唯一能够实施1000吨级以上船舶江海直达运输的港口(建设中),是云南省乃至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往中国内陆腹地及东北亚地区的主枢纽港,是东北亚地区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进入中国大西南乃至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枢纽港;水富港是亚洲南部大陆桥通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桥头堡。”
  这是重庆交通大学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发布的《云南省水富物流中心发展规划(2010-2020)》中对水富港区位优势描述的话语。
  粮食中转枢纽
  随着水富港建设的再启航,当地的航运文化开始发展,其中新命名的2条道路便与此相关—长江大道和北大门大道。在水富港旁边的一家酒店里,包厢的名称完全是青岛港、上海港等港口来命名,楼层的过道上,随处可见与航运相关的图画。
  一位姓陈的水富出租车司机说:“这两年,随着港口建设力度加大,外地来的游客也多了。因此,给我一种感觉,水富的发展也在随着港口的建设而加大了马力。”
  据水富多位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水富港正在酝酿着二期建设。“二期建设包含两部分:一是将现有码头沿着金沙江延长至横江交界处,并向横江延伸1公里多;二是将码头的宽度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城区再扩宽100余米,将近一倍。”水富县发改局副局长杨春说。
  早在2010年,云铝集团就曾多次到水富商谈,要在水富建设100万吨的铝加工项目企业,其原料将从澳大利亚进口,产品也将销往东南沿海及国外,其物流配送水运就将占到50%以上。最近,昆钢的考察团也去到了水富。
  “居于水富港的硬件,这些企业有较大的原材料进口量和产品外销量,因为目前水运成本只是汽运成本的1/10,一吨每公里的运价可低至5分钱。这也便是给像昆钢、云铝这样大集团带来诱惑的因素所在。”何静说。
  另外,云南粮食除了自给之外,还靠东北、湖南等地供给,之前的运输方式以火车、汽车运输为主,几乎不涉及水路运输。而在今年8月份,云南省粮食局副局长许建平到昭通进行调研时,要求水富进一步做好港粮食中转站可行性研究。许建平指出:“在云南口粮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提出水路调粮意义重大,要进一步摸清探实水路运输粮食包装方式、粮食装卸、粮食品质变化、成本等要素。”
  之前的投入只算“热身”
  在1986年至1992年,水富港的开建期间,总投资投资1565万元。
  水富港建成之后,云南的烟、煤、矿石、木材等不断经水富港转运到长江中下游各省区,船舶返航装运的机器设备、钢材、粮食等物资又经水富港流向全省各地。
  2004年,水富港货运高峰期,年货物吞吐量为80万吨,随后逐年减少,最少时仅为30万吨/年,远落后于宜宾港和泸州港的发展。
  在2007年,针对水富港的一期改扩建工作正式启动,总投资为1.5亿元。在2010年建成后,年货物吞吐量有所提升。
  2010年,当年完成吞吐量22万吨;2011年,64.2万吨;2012年,61万吨;截至2013年7月底,60万吨。在何静看来,接下来水富港货物吞吐量将会逐年递增。
  按照《云南省水富物流中心发展规划(2010-2020)》的预测:结合昭通和云南丰富的资源,以及云南对外省物品的大量需求,水富港货运量2012年为149万吨,2015年为587万吨,2020年为1604万吨。
  “预测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杨春说,以2012年的货运量为例,实际尚不及《云南省水富物流中心发展规划(2010-2020)》预测的一半。
  然而,这没有打击到水富当地对水富港下一步建设的热情。
  在一份2013年7月7日印发的《水富县商贸物流建设情况》中,在2009年至2020年的物流中心发展规划时间内,预计投资将达51.86亿元,而水富2012年的GDP为30多亿。其中,在“十二五”期间的投资为40.76亿元,分项到港口建设为18.46亿元。而之前两次港口建设的所有投入尚不足 2亿元。
  从预计投入来看,之前港口建设的投入只算是“热身”,真正的重头戏尚没开演。对于投资能否正常推进,各方均持有怀疑态度。
  水富港的竞争力还有限
  在2012年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因水富港货运品类单一,何静所在云南水富港口有限公司亏损了7万元。
  水富港,距离同在长江上游的宜宾港只有30多公里的距离。多年来,宜宾港一直以“万里长江第一港”自居,而今就在水富港打出同样称谓之际,似乎对宜宾“万里长江第一港”的称谓毫发无损。
  在何静的眼中,宜宾港像一个20多岁的青年,而水富港更像一个乳臭未干的幼儿。“说实在,由于宜宾拥有更为优势的发展条件,借鉴他们没有太多的价值,水富港的发展还得靠自己。”
  从宜宾港至水富港的30多公里的航道均为国家四级航道,而在宜宾以下的均为三级航道。这就意味着,一辆载货的轮船在开向水富港的过程中,一旦过了宜宾,就得少装载1200吨的货物。
  “受礁石、浅滩、拐弯等因素制约,水富到宜宾的航道一直未能升级,给水富货物的进出港带了较大麻烦。”何静指出,“按照其余港口的规划之道,只能采取炸掉礁石,挖深主航道来保障。”
  然而,这样的做法,在杨春看来有些不妥:“据说,之前原计划把中华鲟等珍稀动物的繁殖地放在向家坝水库,但是后来下移至向家坝水库以下3公里处,也就在金沙江和横江交汇处。一旦对航道进行整治必将会给这些珍稀动物的繁殖带来影响。”
  受水麻高速没开通的影响,宜宾港对还没有崛起的水富港影响十分有限,但远在300公里外的重庆港影响便十分明显。
  眼下,进入昆明的部分大宗货物要么是直接通过火车运进来,要么是先走水路至重庆,在通过1000多公里的陆路运输运抵昆明。要是一直走水路到水富的话,从重庆到水富300多公里的航程得花三四天时间,而到了水富,还要经过700余公里的陆路运输方能运抵昆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