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第一桥”海珠桥历经18个月大修恢复开通

2013-9-2 9:4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州第一桥”海珠桥历经18个月的闭关大修后,于9月1日恢复开通。 
  广州市长陈建华当日携近千市民组成的“跨越”方阵,一齐缓步过桥,作为简单的复通仪式,近万市民现场围观。海珠桥当日中午12点正式通车;公交车将于9月1日夜班线路首班车开始恢复,日班车从9月2日首班车起恢复,因大桥维修一度改道的市内22条公交线路全部“回家”。 
  维修后的海珠桥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可承受20吨的汽车通过;桥面两侧的曲线拉长,坡度更加平缓;主桥通航净高抬高至8.7米,与珠江上其他桥梁达到同样高度;边桥增加了盲道,并设置记录着海珠桥六大历史事件的12块景观墙。 
  广州市建委负责人表示,海珠桥维修工程历经18个月,使用复杂工艺进行维修加固,拆装难度之大,不亚于修建一座长江大桥。如今海珠桥的承载能力更强,交通疏导更合理,灯光照明更环保,防护性能更优化。 
  海珠桥是中国第一座钢桥和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梁,由德国工程师设计、美国公司兴建、使用英国钢材,于1933年2月正式通车,其后经历两毁两建以及1995年的加固工程。2012年2月28日,79岁“高龄”的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海珠桥正式开始大修,计划耗时18个月、花费近3亿元人民币,是广州史上最大手笔的一次桥梁维修。 
  此次大修以恢复1950年的历史原貌为基础,主桥由南、北边跨和中跨组成,其中,中跨原钢材100多年前的英国钢全部换成新钢件,而这些“古董”钢结构将会作为文物进入博物馆,供市民参观。经过此次“强筋健骨”后的海珠桥可再为广州人服务50年。 
  海珠桥不仅是连接广州珠江两岸南北交通的要道,更是见证了广州城市变迁、承载着几代广州人的历史情结。一位在广州居住50年的老人表示,“现在的海珠桥桥面比以前宽了,也更平了,感觉非常漂亮。” 
  广州市有关部门已拟定三个方案包括涂滑水油漆、套刺人钢套、装静电金属板等,在尽量不影响海珠桥景观效果情况下做足防范措施,防止人为攀爬大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