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退出预期致新兴市场市值3个月蒸发1万亿美元

2013-9-2 9:3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可能是未来几个月最重要的全球金融事件。 
  8月25日,一年一度的全球央行行长年会在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落下帷幕。此次年会的主题为“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全球尺度”,其中美国“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缩写为QE)”的退出成为讨论焦点。
  今年6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表了“如果经济走势达到美联储的目标,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开始放缓购债券步伐”的言论。之后,受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发生震荡。其中最为“受伤”的当属新兴经济体国家,股市下跌、货币贬值、资金撤离、资产价格下降等问题正在困扰新兴经济体国家。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为何要退出?何时退出?将产生哪些影响?就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国际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原美国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薇女士。
  美国“量化宽松”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量化宽松”政策?
  黄薇解释说:“量化宽松是一种特殊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直白地说,就是通过加印钞票来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传统货币政策已经无法再将利率进一步调低的时候,美联储可以拿加印出来的钞票去购买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或其他有价债券,通过这种方式使国债利率维持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国债利率作为一种基准利率,可以影响金融市场其他产品的定价。因此,可以通过影响国债利率来影响长期利率,使得长期利率保持较低水平。”
  现在谈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需要回溯一下量化宽松政策的“进入”。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一共推出过三轮,最早要追溯到2008年。
  2008年9月,雷曼兄弟轰然倒下,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伯南克果断推出了首轮量化宽松(QE1)政策。美联储在QE1执行期间(2008年11月25日-2010年4月28日),共购买了1.725万亿美元资产。虽然美国经济依然低迷,但这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把华尔街金融公司从破产的边缘拯救了出来。
  2010年4月,美国的失业率依然停留在9.6%的高位。此时,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和整个世界经济再次陷入低迷。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QE2),增发了6000亿美元的货币。QE2虽然成功消除了通货紧缩的担忧,但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不理想,就业形势也没有明显好转。
  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计划(QE3),具体措施为每月购买额度为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延长超低利率政策至2015年中期,以进一步支持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复苏。
  量化宽松要“功成身退”
  为什么要采取量化宽松政策?
  黄薇解释说:“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国家会出现一些融资困难,民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下降,投资活动减少。因此,政府需要通过调低利率来降低融资和投资的成本,刺激经济活动。借款需付的利息少了,投资成本低了,民众的投资热情就会随之上升;政府遇到财政困难时的融资成本也会降低。因此,量化宽松对公对私都有好处。”
  目前看来,量化宽松对于美国经济而言确实是“有功之臣”。
  “首先,它降低了资金成本,鼓励了市场经济的再度活跃。其次,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美联储由利息获得的净利润也在上升。按照美国法律,除了维持日常运营的费用之外,美联储利润所得的主要部分需要上缴美国国库。美联储历年年报显示,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返还国库的利润相当于危机前水平的2.57倍左右,这对美国财政是一种有力支持。因此,总的来说,量化宽松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黄薇说。
  虽然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正面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措施,如果不“见好就收”,就容易“过犹不及”。因此,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如今要“功成身退”。
  黄薇说:“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量化宽松政策可以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来使用,但美国经济目前已有逐渐走上正轨的迹象。2013年美国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8%;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的GDP增幅达到2.5%。在经济增速企稳的情况下,继续刺激的必要性开始下降。如果此时不退出量化宽松,可能会引发其他新问题。因为在经历了长期的宽松政策之后,大家对风险的敏感度会下降,会导致资金在高风险地带聚集;另外,还会带来价格和通胀方面的担忧。”
  “退出”时间表仍不明朗
  美联储近期公布的一次会议纪要表明,如果经济复苏情况符合预期,美联储有望缩减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开始时间最早可能在即将到来的9月。但量化宽松政策具体将于何时退出,将以何种力度退出,美联储仍未作出明确解答。目前,“9月”和“12月”是业内人士认为可能实施初步“退出”的两个时间节点。
  “退出量化宽松是美联储必然要迈出的一步。问题的关键在于美联储退出的时机和节奏。对美国而言,如果退得太快,可能会把现有经济复苏的势头压下去;如果退得太慢,潜在的风险就有可能爆发。因此,具体何时退出,美联储现在也在相机抉择。关键要看未来几个月美国经济的整体表现,通胀率和就业率仍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一般认为,量化宽松退出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不会在一两年之内就彻底退出。退出的路径应该是:先减小购债规模,再逐步停止购债,最后是抛出债券、调高利率。”黄薇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