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凤凰或“丢卒保车” 中外运长航整合待启

2013-8-7 9:14: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ST凤凰破产的呼声日渐高涨,继7月12日两家债权人以“长航凤凰未能偿还到期债务”为由,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针对长航凤凰的破产申请之后,最近又传出消息,中国民生银行在武汉海事法庭又将长航凤凰告上了法庭。 
  长航凤凰的命运掌握在了其大股东——中外运长航集团手中。日前《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从中外运长航的内部人士口中证实,目前集团对于长航凤凰已经“形成了决议方案,将在近期公布”。
  外部人士分析,自中外运集团与长航集团重整以来,人事纷争不断,随着中外运长航前总经理刘锡汉被调任到中海集团做副总,集团层面的口径已经日渐统一,中外运长航或对长航凤凰实行“市场化处理”。
  破产在即?
  业内纷纷揣测,ST凤凰或成为全国第一家破产的航运企业。
  7月12日,南通天益船舶燃物供应有限公司、珠海亚门节能产品有限公司分别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长航凤凰破产还债的申请,长航凤凰应付二者的款项分别为1067万元和180万元。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近日中国民生银行在武汉海事法庭向长航凤凰提起了法律诉讼,要求后者偿还6笔价值4.2亿元的贷款,同时中国农业银行要求偿还1亿元。
  “(被告)是迟早的事情。”一位原长航集团的上海人士告诉记者,长航凤凰的负债高达60亿元,加之市场低迷,长航凤凰恰如一条风雨飘摇的船,随时可能倾覆。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长航凤凰总负债达58.45亿元,总资产50.8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15%,换而言之,长航凤凰已然资不抵债。
  让业内备受关注的是长航凤凰的命运究竟如何。近日记者从中外运长航的人士处得知,集团曾经对其已经形成了统一决议,不日即会发布。
  这引发了市场的无限联想。航运专家吴明华对记者分析,在过去几年中中外运集团本身已经耗力不少,加之市场短期内看不到回暖希望,此时如果对长航凤凰通过注资等手段施以援手似乎不值得。
  而记者从各方得到的消息显示,集团倾向于对长航凤凰进行“市场化处理”,即该破产的破产,该退市的退市,该剥离的剥离。
  整合乏力
  长航凤凰只是中外运长航集团近年来内部矛盾浮出水面的一个案例。目前,集团旗下共有5个上市公司:从事货代物流业务的外运发展、从事航运业务的中外运航运、从事空运和快递业务的中国外运,以及从事油品运输的ST油运和干散货运输的ST凤凰。
  其中,ST油运和ST凤凰属于原来的长航集团,因为连年亏损都面临着退市风险。
  回顾四年前,中外运集团与长航集团进行重组,被市场誉为“强强联合的婚姻”。而正是这份强强联合,导致了日后话语权纷争不断,整合难以为继。
  “二者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文化和市场理念的不同。”一位熟知中外运长航的外部人士告诉记者。
  成立于50年代的中外运集团是中国最早一批涉足货代的企业,也因而彻底投入到市场化竞争中。与此相对,长航集团则是一个本土国企的代表。在合并之前,长航集团的员工一度接近8万人,拥有自己的医院和公安,党委人员系统尤其庞大。
  “一个是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企业,一个是本土氛围浓厚的老国企,这二者一开始自由恋爱,但最终却因为理念不同沦陷为人事扯皮,在集团层面很多事情都无法推行下去,以致在四年内都没有推进重组,所谓重组更像是所谓的联营。”上述外部人士指出,这甚至可以称之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失败的央企整合案例”。
  上述中外运长航人士则表示,中外运与长航都有航运板块,但始终没有捏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业务上各自为政,只是报表合并。
  究其原因,在于高层在理念上存在较大分歧。合并之后,貌似中外运在主导话语权,集团管理层21人的名单中17人来自中外运集团,4人来自长航集团。但时任集团董事长苗耕书对长航较为青睐,“长航系”在集团内部不断崛起,最终在刘锡汉担任总经理时达到顶峰。
  “刘锡汉担任总经理时,赵沪湘是董事长,但是二者的领导风格差异较大。刘出身武汉,国企思维浓厚,而赵出身香港招商局,市场化理念很强。重组改革应该是自上而下的,但集团层面的分歧让很多事情难以推动,四年来重组一直被搁置。”上述中外运长航人士表示。
  不破不立
  6月17日,国资委宣布刘锡汉调离中外运长航集团,这被业内解读为高层对于集团高层“貌合神离”的警示。
  随着刘的调离,业内对于中外运长航集团的真正重组充满了期待。而目前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ST凤凰和ST油运的退市风险。
  与中远集团类似,ST凤凰的悲剧始于疯狂的运力扩张,早在2007年长航凤凰在建工程达到13.5亿元,增加了744.32%;2008年,长航凤凰在建的船舶项目总金额近70亿元。
  这些运力为长航凤凰埋下了一颗隐形地雷,当行业低谷忽然出现时,长航凤凰举债购置的船舶让它债台高筑,甚至出现了到期违约的局面。截至2012年底,长航凤凰亏损18.79亿元。
  而与此类似,ST油运也受制于市场低迷,2012年巨亏12.39亿元。
  记者了解到,中外运长航集团对ST凤凰进行注资的可能性不大,不排除会利用市场化手段让其自生自灭。而ST油运的命运尚悬而未决。
  此外,目前中外运长航集团主要的业务板块为物流、航运和造船,记者获悉,中外运长航集团的整合将步入实质阶段。在物流业务方面,集团将以中国外运为平台,将上市公司之外的从事综合物流业务的公司注入上市公司或由上市公司托管。
  “物流业务的整合正在稳步推进,未来资本市场将有大动作。”上述集团内部人士称。
  而被割裂已久的航运板块整合也指日可待。以干散货为例,集团的业务涉及中外运航运和ST凤凰,随着长航凤凰被退市预期的增加,未来干散货业务的整合或以中外运航运为主导。
  “在集团人事问题解决之后,中外运长航需要理顺经营和管理体制,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吴明华如此建议。
  而上述中外运长航的人士则称,在中外运与长航重组了整整四年之后“才开始对未来有了信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