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物流受制于人 B2B电商可助逆转

2013-8-28 9:3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曹亚慧
    2013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体呈现低速增长。为了提振外贸,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了促外贸发展的“国六条”。新的政策将从多方面促进外贸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第四条:“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民营企业出口提供融资、通关、退税等服务。创造条件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逐步扩大服务进口。”首次正式提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这一概念。
    “这表明政府首次明确了外贸B2B服务商作为服务机构的身份。”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锋对记者表示,“这条政策定义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外贸综合服务行业。此次国务院提出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这在全球都是一个创新。”发展转型 格局重塑
    何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肖锋解释说,那就是以整合各类环节服务为基础,包括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内的一切为中小民营出口企业提供融资、通关、退税乃至营销、仓储、配送等的综合供应链服务机构。也就是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将具有共性的流通服务外包,通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这个“管道”和“平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改变传统贸易格局。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洪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外贸发展的最大障碍其实并不是外界一直所关注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引发的中国制造的结构性成本上升,而是在国际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链条上议价能力的缺失。这就需要有大的平台对这些需求进行更深层次的有效整合,以增加谈判的能力。
    随着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幅减缓,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成主流,在这种背景下,外贸物流业务流程再造也成为必然趋势。需要进行业务流程创新,如借助于BPO(商务流程外包)平台,通过外贸电商平台解决外贸订单和渠道问题,同时联合关联企业,促进中国全球供应链的发展:从渠道方面,可以控制渠道权,即控制渠道的流量规模、速度的快慢;从订单方面,可以控制市场权,即掌握市场供求总量和供求的结构调整和变化。
    为何要改变现有格局,这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外贸供应链体系很分散、议价能力弱,同时也缺乏对外贸物流的“控制力”。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出口中小微型企业较多,出口企业分散,越分散越吃亏。二是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在物流控制权上主要由国外大型物流企业控制我国外贸物流的渠道权、主导权。从目前国际贸易比例来看,FOB仍旧是主要国际贸易条款,占比80%~90%以上。
    如何解决当前问题?洪涛认为,这就需要有大的平台进行更深层次的有效整合,以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竞争力。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或将成为国际金融、国际物流服务资源整合的主体,也将是在互联网时代改变我国乃至全球服务业利益格局的有力推手。
    在肖锋看来,在外贸交易过程中,物流巨头只会关注那些大客户的发货情况。而目前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订单量太小,规模太小,没办法直接找船运公司。而我国远洋物流均是使用FOB条款由海外买家来指定物流商来完成。我们的货主方不但没有议价能力,还只能一味地等拼箱、等船期。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些物流企业受到挤压,甚至是只能承接国外船运公司装不了的货,服务订单是人家给的“剩饭”。而如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发展或将改变服务业的利益分配格局。海运订单不再全是船公司即货代能力的比拼,而是来自平台,目前通过平台提升跨境金融竞争力已在初步验证改变中。
    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现象?肖锋向记者分析说,我国低附加值的商品出口,大概35%~50%价值链是在服务业上,而服务业的钱被海外赚了。中国前30年出口赚的是制造业的钱,服务业中的很大的利润份额拿不到。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国际贸易的细分化已经成为趋势,在出口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出口质量,中间耗在路上的流通成本小了,服务业的收益会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我国贸易结构从中国制造全面向中国服务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地位。强化服务 平台承托
    当前我国的金融企业、物流企业、外贸货主企业的协同不够,导致中国的外贸出口频频受困。近两年,一些外贸服务平台型企业、外贸供应链企业迅速成长。在客观上,这种现象是迎合了外贸发展需要。随着外贸形势的变化,为了应对全球贸易疲软,外贸出口企业急需能够提供最迅速最有效的信息平台,将外贸进出口环节所有流程服务,包括拖车、订舱、通关、物流、融资等囊括在平台上,从而在各环节上压缩外贸企业的进出口成本。发挥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力量,也是促进物流集约化、标准化的力量。
    作为另一家平台企业代表——物贸在线市场总监刘作云向记者介绍说,物贸在线平台的诞生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整合外贸代理、融资、保险、远期汇兑,汇率锁定以及国际物流等增值服务以展示打包服务来吸引海外采购商提高CIF货物条款核心竞争力。通过整合优质国内本地物流企业供应商,打造一站式标准化在线订舱及物流金融信贷平台,来提升国内物流企业集约化服务物流运价集中采购议价权,通过物流信息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运费成本,提供信贷融资服务来提升CIF贸易条款比例,从而将物流话语权主动权掌握在国内物流企业自己的手里,一定程度上反而可以扩大CIF条款在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物贸一体化服务,最早是由阿里巴巴提出并最先落地,先后推出阿里物贸平台国际快递以及国际海运集拼服务在线下单发货交易的方式来落地,并且通过收购一达通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来提供外贸代理、进出口通关和外贸融资、远期汇率提前锁定等方式,提供一站式物贸一体化综合服务。
    目前中国零散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所急需的一站式全程物贸一体化外包综合服务,可以为其提供更低的运费采购、效率更高的外贸全程综合服务,提高外贸操作效率,降低外贸运输通关成本、规避外贸货物以及金融风险,是外贸企业保障外贸定舱顺利履约,完成外贸交易全链条的必要保障。
    肖锋认为,跨境贸易流通服务更复杂,但所有流通服务,包括通关、海运、仓储、配送、退税、结汇、融资,也包括营销渠道等,都是具有共性且不可或缺的服务,这些服务需要整合才能便捷省钱。而B2B平台恰好能为其提供帮助,当前外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规模小,物流等需求都是细小的需求,如果能被组织起来,那就是大需求。这种整合企业资源的模式,既提升议价能力,又能大大节约成本。最终,依靠规模确实能提升竞争能力。
    他表示,当前,中国外贸的最大问题已经不是制造和市场,而是服务。通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这种中间服务端也被称为泛供应链服务,它可以将整个产业链条的流通资源进行最大化的整合,并有效降低整个流通环节的成本。物流瓶颈 亟待打破
    作为国际货物贸易的大国,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却处处存在短板。当前,中国是服务贸易逆差大国,亟待破除物流这一瓶颈。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副会长蔡家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出口企业众多,且非常分散、势单力薄,单个出口企业难以与强大的国际班轮公司抗争。且弱势的中国货主及物流企业,也很难撼动外资贸易及海运企业构筑的利益联盟。要彻底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国航、货代、货主之间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建立起紧密的物流供应链合作关系。
    在他看来,因为传统的货代和船公司比较落伍,最主要是形成不了多式联运,目前国内物流龙头企业包括中远、中海都提供不了“门到门”的服务,货代根本连国门都跨不出去,而现在买家都要求“门到门”服务,甚至从工厂到货架的服务,这种服务中国的企业目前还完成不了。
    因此,国内物流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加强探索。首先,物流企业需要为外贸出口企业设计出合理的物流解决方案,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帮助其降低风险,特别是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只有设计最合理的物流解决方案,才能做到既省钱又安全。其次,物流企业应为外贸出口企业提供越来越高的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增值服务。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探索出一条转型之路。
    目前,在电子商务的帮助下,一些出口企业已经具备了“即时”达成交易的能力。物流将占据大部分的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物流成本最小化,流程优化,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也需依靠电子商务来实现。
    今年7月30日,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国内首个跨境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外运选择旗下的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航空货运作为切入点,启动了物流电商平台。而这个平台实际上是将“物流”作为一项基础服务产品,与电子商务结合,面向众多货主及货运代理,为物流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搭建了在线撮合交易的渠道,并为物流服务的需求方提供多种物流服务选择及一站式服务。中外运方面还计划未来会逐步整合海运、陆运、仓码资源以形成综合物流电商体系。
    中外运此举,也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提升国际货运竞争力的一个手段。惟有能够打通跨境物流各环节,降低行业成本、提升行业效率的电子商务手段和平台,中国物流企业才有望走出一条创新和突围之路。对此,肖锋认为,中外运是很有条件成为跨境电商物流基础服务商,应加强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平台)合作,将通关、融资、退税融为一体,并衍生至海外仓储、配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