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推进临港经济发展 提升现代港口物流

2013-8-22 11:0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彻底淘汰小散乱码头,不仅改善沿河生态环境,还为临港经济发展腾出空间,提升现代港口物流发展”。今年来,长兴县港航局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全力推进整治码头,遏制扬尘、清洁河水工作取得实效,还老百姓一片绿水青山,为长兴换来可持续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中国小莱茵河”之称的长湖申航道长兴吕山段,浙江恒亿混凝土有限公司码头依河而建,企业员工施永红摘下了红色的生产安全帽,趁着午休时间坐在码头 旁绿化带的大树下小憩一会儿。 
  和谐的一幕之后,有谁能想到一年前码头还是“尘土满天飞,说话捂着嘴”的场景。而这一切得益于长兴县正在进行的码头整治行动。“满车的石子往船上一倒,灰尘四起,整个码头都笼罩在粉尘之中。”施永红回忆说,由于当地建材行业较发达,矿上开采的石粉石子都要通过长湖申线运送出去,码头四周尘土飞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满脸满身脏兮兮。 
  “诸多的小散乱码头,作业时灰尘飞扬,严重影响着周边的环境,连老百姓晒衣服都成问题。”长兴县港航局局长闵晓东对记者说。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虽然让当地经济发展起来,但是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当地政府意识到这一问题后,下定决心,牺牲短期利益,换回长期可持续的大发展。 
  “关闭淘汰一批,保留提升一批,规划新建一批。”今年4月,借助“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的东风,长兴港航局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区别处置、疏导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启动了码头整治工作。 
  “这些无证经营小码头,业主有一定的经济投入,关闭拆除的难度可想而知。”为扎实推进码头整治,长兴港航人员在西苕溪梅湖线长兴和平、青山段等设立禁泊区、禁止货船停靠装卸的同时,还与乡镇干部一起,深入码头业主家里,一家一户做思想宣传工作,取得了大部分码头业主的支持配合。 
  连续4个多月,长兴港航人员奔波在辖区262公里通航里程的40条航道上,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关闭拆除小散乱码头。 
  每周县委、县政府都会召开码头整治推进会,把现场会搬到码头上,问题解决在当下。截至8月中旬,该县拆除了近200座码头。 
  抓住了码头,就掐住了雾霾咽喉。原本矿区粉尘污染的老大难问题,也在码头整治的工作中得以解决。“现在码头拆除了,船只管理规范了,让违规开采石子运不出去,断了矿企建材的运输出路。” 
  关闭取缔小散乱码头,啃掉这块“硬骨头”是第一步,接下来,第二步就是对保留的码头进行全面整改提升,改善码头区域生态环境。 
  “恒亿”是第一批保留提升的企业,经过一番整治提升,码头面貌大变样。“我们在码头上装了个大顶棚,新添了封闭的输送带,黄沙从船上吊输送到岸上,是一个全封闭的过程,最大程度地防止扬尘出现。”“恒亿”公司总经理邓侠说,“当时投入100万元资金,很心疼啊!不过,现在看来挺值得的,对周边生态环境很有好处,接下来我们企业还将计划在装卸过程中引入喷淋系统。” 
  码头的整治提升,不仅减少粉尘,也换回了清澈的河水。在长兴伊通有限公司的码头上,长兴港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保留提升的码头,我们每个码头制定了一对一整改方案,统一标识标牌,设置文化墙面,种植树木绿化,平整道路堆场,改进装卸设备,建立防污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整体提升港口物流码头的形象。” 
  “我们最后一步就是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物流码头,委托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对新建码头进行统一规划布局,规划发展13个现代港口物流点,保留提升37座自备码头,实现企业规模化、作业现代化、生产清洁化、整体优美化的‘四化’最终目标。”闵晓东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的工作,实际上在为生态临港经济腾出发展空间,同时也为老百姓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本文来源:湖州日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