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镜

2013-7-6 9: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镜头一:电商集体“拼物流”
    从京东、易迅、亚马逊等的物流策略中看到,在物流配送方面也是在不断的提升服务。亚马逊在消费者选择了送货地点后;会在订单上显示预估的送抵时间,而易迅网方面,消费者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送货时间段以方便售后;京东方面,在大促前,均会在采销运营等各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尤其是仓储、配送、系统、售后等泛“最后一公里”环节,各部门提前对人员、车辆等做好有序安排,做到了运筹保障,以确保流通环节的顺畅高效。吸取以往集中促销导致物流配送短时间内激增的经验,京东这次备足了库存,拉长了促销时间,希望能够减轻物流配送方面的压力。
    经历了多次价格战,电商在“补缺补差”中各有所长。天猫开始发力消费者金融和物流,亚马逊注重发现客户的偏好,苏宁开始试水线上线下同价。京东在物流、信息系统、金融多方出击,易迅则在物流上补足功课。(摘自:南方日报)
    【点评】 “价格战”的确能够吸引消费者,但是真正要留住消费者的,还是要靠 “拼物流”。每到促销,新增的订单量的确会为电商们的物流配送带来不小的压力。随着多年的促销经验积累,电商对促销季的物流配送还是有不少准备的。 “价格战”也在侧面成为电商检验自己物流能力,发现问题的绝好机会。
镜头二:快递配送“后遗症”
    连日来国内一线电商企业“合力”掀起一场年中促销盛宴,但快递配送业务却难以保证。多位消费者抱怨称订单配送比平时慢了不少。
    记者也注意到,虽然电商企业纷纷强调自身配送迅速,但针对订单配送延迟,电商企业方面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补偿措施。事实上,去年已经执行的快递新国标对快递延误时限作出规定,同城3天、异地7天快递还没有送达就算延误,延误赔偿应为免除本次服务费用(不含附加费用)。 (摘自:广州日报)
    【点评】随着电商价格战的“高潮”退去,是漫长的等待收货过程。虽然电商促销每年都在周而复始地进行,但却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配送“后遗症”,凸显电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监管和控制不足。虽然目前快递新国标对配送延误时限作出规定,但没有相应的惩治或补偿措施,相关政策还处在“悬空”中,不能起到敦促效果。
镜头三:供货商利益“失血”
    所谓的“低价促销”诱惑着消费者,也考验着供货商。本次京东“6·18”促销中,由于不满京东售价太低,笔记本品牌厂商华硕就暂停了对京东商城的供货。因为对于供货商来说,如果电商售价过低,线下的实体店无利可图,这必将导致供货渠道价格混乱。停止供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渠道混乱,这可能是华硕停止供货的原因。商品的价格应该由谁来决定?当然是市场和供货商决定,如果电商强行定价,短期看是消费者受惠,长远看可能会导致供货商亏损,从而使市场变得混乱。(摘自:中国青年报)
    【点评】每一次电商价格战都会成为供货商们的艰难抉择。若是过于依赖价格战,使整个行业上游企业的利益都受损的情况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行业的内耗,很难创造出真正的业绩和社会财富。长期对供货商的挤压,可能会导致更为激烈的 “零供矛盾”。
镜头四:消费者“审美疲劳”
    电商又掀起年中大促,不仅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等价格战老手参与其中,之前对价格战不怎么热衷的亚马逊和当当网也加入了战团。没有期待中的大面积降价,没有期待中的大幅度降价。不少消费者感受到被忽悠了。
    【点评】“降价战”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和营销策略。单一的、且过于密集的噱头营销,极易引发消费者“审美疲劳”。如此,各大电商巨头频繁呐喊,总会有一天,被透支的消费者会厌倦这场游戏,高呼“散了吧”。正如分析人士提出的:电商巨头们本来各有所长,京东渴望以物流作为核心竞争力、天猫则希望通过电商金融等手段打造完善的电商帝国,何必只是在价格这个低端的战场上奋力搏杀?多元的商品种类、便捷的获得渠道、乃至良好的消费体验,这些都应该是电商平台们竭力发展的方向。
镜头五:商业秩序亟待完善
    国内电商之间似乎陷入“逢促销必战”的商业怪圈。去年8月份的电商“三国杀”,综观整个战局,与真降价相比,“伪狂欢”的嫌疑更大些。国家发改委在调查后认定京东商城、苏宁和国美三家涉嫌价格欺诈,并依法进行了惩处。
    今年的电商促销战,仍然有故伎重演,部分电商更是出现了价格欺诈等的恶劣行径。一味地比拼价格,显然是忽视了事物的本质。愈演愈烈的电商竞争,凸显出的是一个商业秩序命题。电商价格战,说明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之下,重建商业秩序仍然相当艰巨。(摘自:中国经济导报)
    【点评】去年,电商“价格战”,几家带头擎起价格战大旗的电商企业被监管部门开出罚单。“伪降价”让消费者吃了一个暗亏,而这也会让电商们本来并不充裕的“信誉”再次流失,电商只能是赚了吆喝赔了信誉;快速增长但并不规范的电商行业,经营行为的法律法规尚待完善。
镜头六:促销背后资本较量
    电商6月促销终于又掀起了一个高潮。据了解,京东在6月18日全天订单数突破300万,相比去年翻番,单日网页浏览量达到3.5亿次。同日,易迅订单金额突破亿元,比平时日均下单量高出200%以上。其他几家电商也各有斩获。
    大促之下,消费者开心了,电商却少不了出“血”。“电商搞大促就没指望赚钱,赔钱是正常的。”知名电商分析人士鲁振旺说。
    价格战既然赔钱,为何电商总是乐此不疲呢?价格战的背后,是残酷的市场竞争。鲁振旺认为,现在网购用户数量增速在放缓,因此各大电商的工作重点就是抢消费者、拼营业额。易迅、当当、京东都是赔钱将摊子做大。(摘自:国际商报)
    【点评】 “价格战”硝烟背后掩盖着一个疑问:何时赢利?有数据显示,中国电商的赢利空间正在变窄,一些电商企业在亏损的阴影中挣扎。价格战纵有千般必要性,也掩盖不了电商集体亏损的现状。为占领市场、做大规模,一轮又一轮赔本赚吆喝的价格战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电商竞争是一场 “马拉松”,不是短道速滑,仅仅靠 “打鸡血”似的短期膨胀,不可能长久。说到底,价格战还是电商企业自身实力的较量,只在供应链、物流、IT后台售后服务、细节管理等方面有综合优势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曹亚慧整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