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迈入“整合”时代

2013-6-17 10:5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宋兵
    由“短兵相接”到建立“同盟”,国内港口正逐步打破抢岸线、货源、腹地的“对抗关系”,开启一个全新的“合作共赢”时代。随着全球航运重心向亚洲转移,整合港口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港口做大做强、应对国际竞争的有效手段。
    我国沿海港口间的竞争正在加剧。例如,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港口密度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港口集群,本身便面临着来自周边港口群的竞争压力,同时,上海、浙江、江苏在各自行政区划内推动港口的全方位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港口群内部的竞争。在长三角港口群,上海与宁波两个仅相隔76公里的港口,在争抢码头投资、腹地资源和货主等方面都曾相互“较量”。
    合则两胜,斗则两败。有专家指出,中国应避免港口间的过度竞争,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果各港口都大规模扩建,就会造成卸货及运输能力过剩,导致基础建设投资的重复和浪费;二是我国港口的赢利水平令人担忧。因此,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港口集群内部的合作,是中国港口应对国际竞争的最有效手段。
    国内港口群之间及港口群内部的激烈竞争,也迫使各地政府达成共识: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有效整合港口资源,加速港口发展,从而占领海洋经济制高点。
    “港口整合势在必行,这是做大做强的惟一选择。”业界人士以厦门港为例分析指出,该港口南面有珠三角港口群,北面有长三角港口群,东面还有台湾诸多强港。因此,其只有整合资源,才能与这些对手竞争。2006年,福建省政府将原厦门港、漳州港合并组成新厦门港,从而打破了行政区域束缚,扫清了体制障碍,扭转了过去厦门港、漳州港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局面,实现了生产调度、港政、航政、引航、规划建设、统计管理“六统一”,使港区之间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原厦门港享受的税费、补贴、口岸通关等优惠政策延伸至原漳州港所有港区,港口发展更加迅猛。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将原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合并为“广西北部湾港”,由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统筹港口行政管理。
    长三角的港口群体更需要加强区域合作,这是业内普遍的共识。原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说:“光靠上海是建不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必须依靠苏、浙、沪三地的密切合作。”更有专家指出,与洋山港配套的交通物流、货物进出转运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长三角各港口相互配合解决。如今,“跨区域整合港口资源”已经成为浙江沿海各港口城市的共识。该省正在谋划通过差异化战略和错位发展形成合力,避免无序竞争,提升浙江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港口竞争十分激烈的格局下,区域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