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的粮仓管理

2013-6-17 10:3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史杰鹏
    中国是农业国,汉墓经常有陶制粮仓出土,可见粮仓多么被看重。秦汉时代,什么都和粮食挂钩,甚至连官吏的秩级都叫多少石,也不管听起来是否土气。那时候很多官吏还叫“啬夫”,跟现在“主任”的应用范围相仿,有乡啬夫、田啬夫、库啬夫、仓啬夫、虎圈啬夫……曾经甚至连堂堂县令也叫“大啬夫”。“啬”的古文字字形,上从“麦”的初文,下从“廪”的初文,意思是把粮食入仓。由此可见,所谓啬夫者,掌管粮食入库之官也,政府设置官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弄粮食。在睡虎地秦简中,与管理粮仓有关的律令有好几十条,大到粮食封存,小到给囚徒发放口粮,细致得很,确实是个靠耕战立足的国家。
    有一条律令说:粮仓要一万石为一堆,用篱笆隔起来,由县令或县丞与仓库、乡主管官吏共同用官印封缄,并派小吏看守。如果换了看守人员,就要重新核验。清理仓库存粮的时候,要几个官吏同时在场,不许中途更换,否则后果自负。发现有虫子,要及时处理,以免腐败。有老鼠?肯定是不行的,按照老鼠洞的数目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
    还有一些简文说,储积粮食,要将黄、白、青不同种类的分开。用来酿酒的粮食,则需专门保存。各个县城每年都要派人到中央,上报吃商品粮的公务员名单。普通官员出差,可以凭介绍信向所经地方政府要求口粮供应,但原单位已发放的口粮必须交回,总之别想有机会揩国家的油。百石官秩以上的领导同志,才允许吃双份。在古代中国,一定要时时刻刻争取进步,否则可别想过得体面啊!
    可惜暂未发现防火的条文,但大粮仓都是地窖储存的。秦汉最著名的粮仓,大概算敖仓,储存的粮食供20万人吃一年应该不成问题。从历史记载来看,似未有火灾记录,大概防火设备是过硬的。至于防潮,更是小问题。
    1980年,陕西华阴发掘了汉武帝时的京师仓,面积达784000平方米,专用储漕运粮。粮仓地面铺设地板,比仓内的夯土地面高出86厘米,地板下的气洞与仓顶上的气窗形成对流,可以有效防止地底的湿气冲上地面,使粮食受潮。
    总之,仓廪实而知礼节。没饭吃,上帝也没办法稳固政权。虽然有人也许会不同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