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2元 四川外贸企业陷加价困局

2013-5-9 10:42: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980,再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的高歌猛进,使四川外贸企业陷入了利润不断蒸发的困境。企业考虑对产品进行加价,但结果却不乐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指出,企业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对汇率的反应要更敏感。 
        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980元,突破6.20整数关口,再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使外贸企业陷入了利润不断“蒸发”的困境。一些外贸企业考虑对产品进行加价,但结果却不乐观。成都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表示,“现在面临着越来越难接到新客户的尴尬。因为价格没有优势,只能很艰难地维持老客户,这样就只能接受价格不变。”
     困局
     人力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受压
        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它却同时在对内贬值。其结果是出口企业的成本随之上涨,其中人工成本是上涨最快的一环。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贸企业的利润遭到双重挤压。
     记者采访发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人工成本能占到企业成本的1/3。远在美国的四川省新立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胥晓川表示,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影响不大,最大影响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同时,“招工难”也成为许多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产品加价也成为外贸企业考虑的路径之一。
     一说要加价客人就不买单
        人民币的高歌猛进使外贸企业的利润不断“蒸发”。为了顺利过冬,一些外贸企业选择对产品加价。
     四川伟纳国际贸易公司陈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出口利润下降,为了对抗换汇成本增加和原材料涨价,公司也考虑对产品加价,但过去的经验告诉她成效并不好。因为一说要加价,客人就不买单。所以公司这三年产品的价格一直提不上去。可一直维持原价,利润就降低。
     面临这一困境的还有成都一家小型外贸公司,“现在还面临着越来越难接到新客户的尴尬。因为价格没有优势,只能很艰难地维持老客户,这样就只能接受价格不变。”业务员告诉记者。
     大企业更赚小企业更亏
        人民币一升值,原材料的成本就会升高,产品造价随之变高,终端市场就要涨价才有利润。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顺利加价。
     多年经营门业贸易的齐老板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品牌和市场份额的大企业会做得更好,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记者了解到,在门业贸易中,门厂需要不断更新产品。因为仿制容易,竞争对手很快就会推出同样的产品。加上汇率变动,“拼价格”这条路其实是走不通的。
     降价不成,却有涨价之道。齐老板介绍到,“把门的质量做好一点,一个平方的价格就可以加350元。质量好,客户也接受。对有能力提供更好产品的工厂来说,利润其实翻倍了。”但这对于只能做低端产品的门厂来说,就是个不利消息。一些一般的工厂会选择偷工减料,产品质量下滑,一旦客户发现,产品就很难销了。
     应对
     专家支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对汇率反应要更敏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指出,政府应当加大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力度。
     通过结构性减税、提供优惠贷款和贷款担保、优先安排自主品牌商品参加展会、放宽企业“走出去”鼓励性政策适用范围、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措施,进一步完善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体系。
     其次,建议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改过去的外延增长为内涵增长。加快技术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各个小型的外贸企业可以按照统一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分别独立地制造某一产品,然后经过共同检测机构的严格检验,合格后使用统一商标由共同销售机构统一销售。
     此外,随着汇率波动越来越频繁,汇率风险越来越大,外贸企业要想保持盈利就必须对汇率的反应更为敏感,同时利用各种套期保值工具对冲汇率风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