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发展决策研究:研究背景

2013-5-5 8:1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被称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箫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实物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二战中,军事后勤管理(Logistics)首先被美国军方采用,后被应用于商业领域,被称作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包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对物流进行重新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和控制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现代物流,目前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热点,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20世纪80年以来,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西方掀起的放松管制浪潮,让市场机制推动运输发展,伴之以企业回归主业,集中核心业务的呼声高涨,发达国家物流业与物流管理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现代物流崭新形态的第三方物流(简称为TPL或3PL)应运而生,并日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宠儿。经历了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全世界的3PL市场已明显表现出了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
2010年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该文件特别强调了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我国工商领域由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的转变,鼓励物流企业之间加强联合,以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本论文就是基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展开分析和探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