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末端“阵地”

2013-5-11 9:2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曹亚慧
    今年3月,时任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不经意间讲述自己的网购经历时,提到曾被快递公司回复政府部门不上门送货一事。此事引起了社会对配送服务质量的大讨论。
    虽然最后这一情况被证实只是个别现象。但一位快递员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某些政府部门、机关单位投递比较难。打电话给收件人,有时候里面的人出不来,快递员又进不去,只能让警卫或者传达室代收,碰到不好说话的警卫可能就说不方便代收。”如此种种,困难重重。而这,也反映出快递在终端市场的尴尬。
    所以,如何利用遍布城市角落的社会网点如便利店、洗衣店等代收代发和自提,就成为解决终端配送的突破与尝试。
神秘的“储物柜”
    去年6月,记者曾走访海淀区的几所大学,发现由于大多数大学禁止快递进入校园,一些快递公司不得不盘踞校园门口或者墙外摆起包裹“地摊”,等待学生取件。
    在相对开放的一些少数高校,也只是给快递一块儿空地,允许快递公司校内“摆地摊”,快递公司人员和车辆可在校园内收发包裹。快递公司抢地盘,摆摊现象非常之多,厢车、小三轮车、电动车横七竖八停在学生下课的必经之路。几十件、上百件的包裹一字排开在地上;收件的学生弯着腰,努力地找着属于自己的包裹……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地出现在不少高校,在一些社区也出现过类似现象。
    今年3月15日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现了两排神秘的“储物柜”。这正是“校园100快递收发站”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的自动包裹存储箱。这种类似于超市存储箱的储物柜都设有密码锁,有包裹的学生只需在储存箱的显示屏上输入通过短信发来的储存箱密码,即可自行取件。
    与以往各家公司的快递员分头等待学生取件不同,各家快递公司把快递、包裹都送到校园100快递收发站,再由校园100工作人员扫描包裹后,将其送进不同存储箱。同时系统会发短信通知,取件者通过自动包裹存储箱,凭身份证及短信来自提。这种自助包裹柜可以24小时取件,它进一步将人工转变为自动化操作。这种自助快递站由硬件设备,设备端软件,后台软件三大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快递包裹的自动收发和远程查询及控制,能实现大量的数据交互。
    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了校园100负责人杨先锋,他表示这套设备还有待完善。
    然而,由杨先锋创建的自助收发点还仅仅是终端自提的一个小“诸侯”。由于消费者的需求“众口难调”,终端自提近两年来悄然兴起,并形成电商和快递企业以及第三方平台的群雄竞赛。去年10月,淘宝设立天猫服务站供顾客自提快递;今年3月,亚马逊中国宣布和便利店合作,推广自提服务。近日,苏宁又宣布将在苏宁线下门店试点“易购综合服务专区”,支持苏宁易购商品自提。
    此前,消费者对网购商品配送的要求是“速度快”。但有调查显示,消费者的需求正在悄然变化——现在用户的关注点除了商品到达的快慢以外,更希望能在合适的时间、方便的地点收到自己的货品。曾经因成本高和配送难,而被许多配送企业视为“鸡肋”的终端配送环节,而今由于消费者的需求,不得不让更多的企业又将目光转向了它。
    众所周知,物流配送是B2C业务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是连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如果物流配送出现问题将会功亏一篑。只有经过终端配送才能使上游B2C企业的虚拟订单通过物流企业的服务将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变现。
    而受制于终端配送的各种难题,自提就成为解决终端配送的突破与尝试。因此,近年来,各大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以及一些发现商机的第三方企业纷纷抢占终端市场这块儿最后的“阵地”。
自提三个样板
    由电商自建自提、快递自建自提和第三方平台共同构建了终端配送的市场格局。
    电商建自提
    网购的物品到了,家中却无人接收,快递员对空跑数趟的情况司空见惯。问题不仅仅是快递员反复跑腿,还有电商企业线上的订单确认、付款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各大电商企业都将自提列在了破解方案的首位。
    例如国内电商巨头京东商城首先在北京开通了地铁自提服务,意在通过地铁就近的地铁站点,作为自己订购商品的自提点,分流配送压力,加快配送速度和效率。此前,京东已经成功进驻各地高校校园内,针对学生群体提供校园配送、自提服务。
    2012年7月,京东商城与北京市房山社区合作设立自提点,并推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社区京东”,为房山区用户提供商品自提及其相关服务。当当网也在2012年7月正式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9个核心城市,开通120个自提点。
    一直线下线上两条腿走路的家电巨头苏宁也抛出相应招数:依托遍布城区的实体店,将线上的网络商城与线下的千家实体店相结合,通过实体门店实现自提。目前,苏宁全国近1800家门店将全部实现门店自提功能。北京87家苏宁电器门店已成为苏宁易购的自主取货点。在广州的46家苏宁门店中,有20多家已经可供消费者自提在苏宁易购上购买的所有产品,南京所有门店均支持易购商品自提。
    与此同时,遍及城市商业中心和各个社区的连锁便利店也成电商企业的合作对象。去年9月,京东商城与好邻居便利店开展合作,在北京市13个好邻居便利店提供京东自提服务。
    作为京东的主要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于去年9月宣布,开展提供校园快递系统解决方案的“阿里巴巴服务站”试点,与国内数十个高校达成合作,服务站以校园小邮局形式切入,以提供快件收发、自提等服务方便高校学生取件和寄件。同年10月,“天猫社区服务站”在北京、上海、东莞、嘉兴、武汉、杭州等共22个城市2600多家便利店、社区物业网点亮相,提供便利的代收货服务,以缓解末端配送压力。华东地区的“喜士多”便利店就成为天猫社区服务站合作伙伴。仅以杭州为例,就有70多个天猫社区服务站的喜士多网点。
    另一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也不甘落后。今年3月26日,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和中国台湾的便利店全家便利店合作推出的包裹自提服务,在上海地区的100家全家便利店正式试点自提业务。
    几家大型电商纷纷推出自提业务,标志着国内电子商务“自提”物流时代的到来。资深电商观察人士罗辉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快件自提是满足消费者对于电商配送个性化需求的形式之一,其潜力较大,发挥的作用也非常大。”
    快递建自提
    除了电商企业,作为在终端服务的快递企业,受终端配送难题影响首当其冲,他们也在不断寻找新破题出路。近来,自提模式也已经成为了快递企业的发力关键点。
    目前,顺丰、申通、韵达等国内快递企业均发力末端配送。其中以顺丰的表现最为抢眼,除了与便利店、物业、第三方合作外,顺丰还开起了便利店。
    去年,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顺丰开始尝试与7-11便利店合作揽收快件,接受消费者快件自取。此后,顺丰自己在深圳一口气开出了20多家便利店。目前,顺丰速运已经在南京、长沙、广州、珠海、青岛等国内十几个城市推出便利店代收快件的服务。
    今年3月,顺丰速递再次宣布和wowo便利店联手,在成都市内10家wowo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顺丰速递收件服务。
    日前,全国业务量最大的申通快递宣布投资3000万元,在社区和学校等地建立约3万个自提货柜。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公开表示,今年将建3万个快件存放点。在主要高校,申通快递将确保至少一个固定服务点;城市住户规模在700~1000户之间的中等小区,申通快递根据投递情况设立固定服务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服务点将主要选取校内、社区内的商店、花店、复印店等便民商业。
    一位快递企业负责人表示:“自提模式将有效解决因收件人不在导致的二次派送,以及高峰期的快件积压等问题,加之受消费者服务需求多元化影响,类似的自提模式还会越发频繁地出现。”
    第三方平台
    在大型居住小区、机关单位、商务写字楼,每逢网购节,物业管理处或者门卫室里就堆满了各种包裹。而由于包裹量非常庞大,又要承担很多权责问题,不少门卫都不愿意承接这些“无形业务”。
    因此,在终端也出现了很多第三方代收的企业。2011年12月成立的北京城市一百物流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靠整合北京配送末端网络资源,进行“共同配送”方式进行末端配送。
    而另一家与城市一百公司几乎同时上线第三方收货平台——收货宝也是终端的一个代表。收货宝通过与广泛分布在社区的零售终端合作,整合零散的社会资源,为网购用户提供代签收包裹的服务。据了解,收货宝的线下网点包括便利店、洗衣店、药房、美容院、咖啡厅、宠物店等。线上主要与电商合作,通过自主开发的代收货管理系统,将线上、线下衔接起来。
    此外,目前在一些高校还出现了很多以高校学生创业项目为主的校园快递代理。在北京物资学院,就有这样一个由3名采购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组织创办的“物院快驿站”,专门为物资学院在校师生提供包裹代收服务。记者日前在物资学院采访时了解到,目前这个快递代收发点派送包裹的日最大量已达到186件,平均日派件量也都在100件以上。
    北京物资学院张教授对记者说:“末端配送问题,其实是物流的集中规模效应与收货人需求分散的冲突。使用大量终端配送人员,通过密集的人员运作去满足分散的客户需求是一种途径。但在人力日渐稀缺的趋势下,这种方式很难持久。而通过自提点将周边的送货需求进行集中,再二次分批次递送,这样可以大幅提升送货效率,降低单位送货成本。”
    他同时指出,城市内道路尤其是社区和高校附近的道路情况相对复杂,对于机动车辆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单纯依靠汽车来派送快件很难实现。然而如果使用摩托车派送小件,停在门外的车辆和快件的安全就很难保障。“因此,快递与社区、高校、物业服务结合在一起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对无数点的终端需求,整合终端物流资源是最核心的解决方案。
谁是“明日之星”?
    国内电子商务产业整体的物流需求很大。“碎片需求”导致了“碎片供给”,提供服务的物流(快递)企业数量众多。
    面对多股力量对终端配送的群雄逐鹿,谁才是市场的主导力量?“不可能一家独大。”快递咨询网首席咨询师徐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徐勇分析指出,快递自建自提是处于竞争的需要,如果是一家做的话,市场肯定是不健康的;而电商因为各自的品牌和需求不一样,客户分群的个性化服务需求非常大而且多样,所以京东商城、亚马逊、天猫建终端自提是考虑自身的需要,因此会出现有包括电商和快递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参与。“多元化是一个非常好的竞争态势。”徐勇对于目前的终端自提格局持肯定态度。目前国内终端的各种尝试,都还处在摸索状态,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目前基本都还是从整合资源、降低成本、高效的角度出发,实施中依然存在不少潜在的问题和困难。“谁能来整合这个资源呢?只有快递公司,其他人整合不了。”在徐勇看来,快递公司是作为物流配送的集成商,把各个电商货源都集中到一起,所以配送成本是最低的。
    他还特别强调,各大快递和电商企业抢先在自提领域进行布局,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还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观念从“等快递”向“取快递”的转变。毕竟“门到门”服务是大部分人的需求和习惯,未来的趋势是以门到门服务为主,自提、代收类企业只能是快递配送的重要补充。
    自提业务只有在订单密度足够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进而降低配送成本。罗辉林指出:“自提点是需要效率的,现在大家都在建,都在追寻便利店资源、社区资源,自提点的使用效率就很难上来。要提高效率,必须做资源整合。目前谁去整合谁,还看不出来。这是个商业问题,电商是有主动权,但快递公司是实际的操作者,第三方资源又是最普遍的,要看哪个是最终的主导者,还有待观察。”
    从聚合到分散,从分散到聚合的相互逆转,正在改变着终端配送的原有模样。自提模式正在开启电商配送的升级发展新时代。然而尽管自提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二次配送,缓解末端配送压力,但这种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