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水上运输行情低迷 航运企业“八仙过海”谋突围

2013-5-10 10:38:00 来源:泉州晚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尽管今年1-3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泉州台商投资区水上运输业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为213.57万吨和320090.32万吨公里,同期分别增长18.7%和20.9%。但日前记者走访企业了解到,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盈利状况良好,现在许多企业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今年以来,反映航运业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直在700余点的波段萎靡震荡。BDI反映了主要航线的运费行情,是航运业的风向标。而按照行业规律,BDI至少要达到2500点,航运业才有望盈利。据统计,该区目前共有水路运输企业10家,钢质运输船舶30艘,全区总运力规模30.39万载重吨。
  困境 运力过剩油价飞涨
  除去反映行业大势的BDI,接连亏损的企业也是航运业逼近严冬的表征。据业内人士分析,2011年大约有70%的国内航运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这个数字超过了80%。
  “欧债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贸易额,但这只是因素之一。运力过剩是行业低迷的主要原因。”泉州力达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明晖告诉记者,2007年一艘 5000吨的集装箱船期租每月能租到近100万元,现在只有不到30万元的租金。当时一艘万吨轮每月可以产生200万元左右的利润,造价3000万元的万吨轮只需1—2年就可以回本,那时散货市场的行情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就是在2007年,各行各业纷纷涉足船务领域,导致卖方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 “蛋糕就那么大,分得人多了,自然分到的份额就越来越少。此外当时造价太高、利息太高,以致企业到现在经营不下去”。
  除了“僧多粥少”,油价与人力成本的高涨也令企业颇为头疼。“2008年以前一吨重柴油只要2000多元,现在要5000多元。”福建长安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廷炎说:“不仅油耗高,用人成本也提高了,船长的待遇已经上升到4万元一个月。物价上涨和利润微薄的局面使海运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突围 节能改造提高竞争力
  市场如此暗淡,企业也正努力自救。多家本地航运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航运业发展存在着较为典型的周期性特点,波峰或是谷底,这是行业发展的规律,现在正努力从困境中寻找出路。
  “刚成立公司时,只有100—200载重吨的小船,现在已经有4艘共4.3万载重吨的船舶,从最开始运载散杂货,包括瓷砖等建筑材料,到现在以集装箱为主。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就要适时改变竞争策略。”郭廷炎认为,通过把集装箱承租给信誉好、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实现“企业供运力,物流供货源”的良性合作模式,降低企业风险,是众多船务公司的选择。“把小吨位的船转换为大吨位,提高船舶运载力,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在船尾增加小推进器,减少油耗。”郭廷炎笑言,公司在节能改造的投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0%,每年能够降低超过一两成的成本。
  此外,开源节流,发挥本地优势,寻找更好的货源也是逆境逢生的另一渠道。“企业通过定期保养船舶,改进船舶相关设备,节省油耗。”陈明晖介绍,公司的“力达 101”、“力达3号”被国家海事局评为“安全诚信船舶”,可以两年免安检,也间接打造了企业的良好品牌形象,在市场上得到了货主的认可。
  政策 一次性最高奖百万元
  在企业努力的同时,政策也在发力。据介绍,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物流港区,该区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航运业发展。通过加大财税扶持力度,鼓励发展大吨位船舶。企业新建或购买船龄在10年以内(含10年)的外县(市、区)船舶,并在该区入户的,按照不同载重吨位分别给予奖励。3000-5000载重吨船舶(不含 5000吨),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5000-10000载重吨船舶(不含10000吨),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10000载重吨以上船舶(含 10000吨),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受奖励航运企业(船舶经营人)船舶落户未满5年转出本区的,全额追缴给予的奖励资金。
  同时,该区鼓励企业优化重组,做大做强,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航运企业运力规模超5万载重吨(含5万吨)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航运企业运力规模超 10万载重吨(含10万吨)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其后每增加5万载重吨再予奖励50万元,奖励总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税收方面,航运企业缴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50%返还企业;区外的船舶挂靠该区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