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九大矛盾 八大对策
2013-4-17 11:0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贺登才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一、总量增速趋稳与结构调整加快的趋势
我国适度调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GDP增速:“十一五”年均增长11.2%;“十二五”预期目标年均增长7%;2012年实际增长7.8%。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速度:2010年15%,2011年12.3%,2012年9.8%;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2010年16%,2011年15.7%,2012年9.1%。因为物流业属于服务业,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受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影响明显。因此,物流业总体发展将从规模快速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二、产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趋势
产业物流是物流企业服务对象和收入来源,中国产业物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影响着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比如制造业物流呈现出整合、分离、一体化趋势,就是企业把自己的职能部门进行整合,逐步地分离出来一些物流公司,如海尔物流、淮矿物流,这些物流公司专门进行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商贸业物流出现了提升、改造、个性化的趋势。传统的批发市场都在增加物流功能,新建的商铺已经由两层变成了三层,加了一层仓储设施;农业物流出现了双向、对接、集约化的趋势。
三、物流企业细分化与个性化的趋势
按照经营模式,物流企业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通用服务型。靠规模优势和通用设备,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通用型服务,一般来说通用服务型物流是供大于求的。
(二)专业配套型。靠有特色、难替代的个性化服务,嵌入某一类产业或某一企业的供应链。比如有的物流企业做核废料、核燃料物流,世界上未必有几家这种物流企业。宁夏有一家企业专门做沥青的物流,在淡季的时候,他们帮助客户采购原材料,锁定价格,存入到仓库,旺季将产品输送到工地。专业物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且专业物流还在进一步地细分化。
(三)基础平台型。靠物流园区或配送中心等设施平台,或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运营条件。
四、物流市场竞争加剧与风险加大的趋势
国外物流企业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快递行业,国际快递方面,据统计,有85%以上是国外企业。我国出现了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的现象;国内物流业门槛低、经营主体庞杂。从交通运输部得到的数据是,目前,我国在用的载重汽车是1116万辆,而经营主体有722万家,一个经营主体平均经营的车辆还不到1.6辆;各类物流要素全面紧缺、价格上涨:与2000年对比,燃油价格已经上涨了三倍多,劳动力成本这两年都在15%~20%之间上涨,而高额的财务成本更是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有的企业每年所要支付的利息甚至超过了其利润总额。所以,目前物流企业普遍在低价格、高成本、微利润状态下运行,经营风险加大。
五、经营模式跨界延伸的趋势
物流企业介入代理采购及分销业务当中去;生产企业分离物流公司、分离物流业务;物流公司开始进入到车间、生产线;传统仓库在向物流中心和体验中心转变;批发市场向物流中心、产业链枢纽转型;货运场站、机场、码头向物流中心转换;电子商务企业“往下走”,进入物流、快递领域;物流、快递企业“往上走”,增加电子商务功能。
六、金融和物流深度融合的趋势
表现在:代收货款、代理结算、仓单质押融资监管等金融服务与物流业务相配套;贸易、物流和金融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需求增加较快;国内外资金看好我国物流业发展前景;各类金融机构向物流业寻求机会;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借助资金优势,提高供应链掌控能力。
七、物流园区联网配套的趋势
物流园区的总量在稳步增长,结构在发生一些变化。201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发现全国共有754家物流园区。其中,已经投入运营的有348家,占46%,在建的241家,占32%,正在规划的165家,占22%。结果显示,物流园区运营的比例在提高,规划的物流园区比例在减少,东部物流园区增加速度在放慢,中部和西部物流园区的增加速度在加快;物流园区与商贸市场和工业园区融合配套,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公路港”“无水港”模式得到较快发展;政府重视和推动物流园区发展;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进入各地规划。
八、重点领域物流加快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物流将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农产品物流是最受关注的领域;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物流是比重最高的领域;供应链物流是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社区物流服务将成为最活跃的领域;国际物流及保税物流是整合提升的领域;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绿色物流提到议事日程。
九、区域物流集聚与转移的趋势
表现在:产业转移带动“物流带”转移;城镇化加速改变“物流圈”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物流集聚区”形成。
十、 物流政策环境逐步改善的趋势
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011年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 (俗称“国九条”);2012年8月3日,国务院发出国发〔2012〕39号文;《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俗称“流通20条”)也给物流业发展以支持。
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已经由前几年我们去找政府,变成了几乎和物流业相关的部门都来上门找我们。
编者按:
我国物流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3年3月28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在河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五届二次理事会议暨会员代表大会上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阶段呈现出的十大趋势、九大矛盾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八大对策。这些分析、阐述和思考,高瞻远瞩,内容丰富深刻,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九大矛盾
一、社会化需求不足与专业化供给不够的矛盾
制造业“大而全”“小而全”模式,物流业务外包速度慢、层次低,大量的物流需求分散在企业;流通企业也在强化自己的物流能力,社会化程度低。
物流业“小、散、差、弱”,专业服务能力不强,不能够满足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需求。
如何提高专业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物流需求社会化,值得思考。
二、物流产业 “做大”与物流费用“做小”的矛盾
做大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产业,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物流运行的效率和效益。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产业的规模还不够大。
国际上通常用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的水平,目前我国的这一指标还高于发达国家一倍左右。
如何通过产业化、社会化方式,做大物流产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三、社会物流费用比率居高不下与企业利润每况愈下的矛盾
我国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多年来徘徊在18%左右,很难下降,物流企业的利润率逐年下降,上升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成本高、效率低、损失浪费大。比如汽车的空载,铁路的运能不足,我们用汽车烧着柴油来拉煤炭。在这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业长期规划中,我们定下这样一个主题: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流保障。
如何完善物流体系,既使物流总费用逐步降下来,又让物流企业形成正常利润机制,值得研究。
四、经营主体庞杂与维护市场秩序的矛盾
比如,我国现有载重运输车辆1116万辆,道路运输经营主体722万家,每一主体平均拥有车辆仅为1.55辆。
市场竞争失范,恶意压价、货物丢失、卷款走人等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整合经营主体,提高市场集中度;同时改善底层业户经营环境,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
五、各地抢先发展与全局综合平衡的矛盾
各地政府重视物流业发展,都想把自己作为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物流中心,但缺乏全局的综合平衡和区域内的协调配合,有可能造成盲目上马、重复建设。
如何既发挥各地积极性,又能够做到合理布局,综合平衡是一个问题。
六、各类基础设施自成体系与整体效率的矛盾
就单个来看,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已有相当规模。但线路与线路、线路与节点,各地方、各部门自成体系,衔接配套性差。
物流用地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原有物流设施面临拆迁改造,新建设施“用地难、地价贵”;另一方面,出现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倾向,也有的借物流园区名义圈占土地,改变用途。
如何发挥存量资源综合效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亟待探索。
七、引进外商外资与防范产业损害的矛盾
国外物流理念、管理、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引进,推动了中国物流业发展,然而国外企业优先发展、优惠发展、过度发展,在某些方面已形成垄断态势。
如何解决我国货物贸易顺差与服务贸易逆差的矛盾值得重视。
八、推行绿色物流与节约成本的矛盾
推行绿色物流,需要投入,投入将增加企业成本,国家应该出台政策予以补贴。
如何形成适当的补偿机制,调动企业绿色物流的积极性,值得思考。
九、现代物流发展模式与现行体制政策的矛盾
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是物流企业运作的基本模式,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打破了原有边界,对管理体制和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行的体制政策,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主要是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在经济管理部门没有单独户头,现行政策对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形成障碍。
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八大对策
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扶持专业物流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各类资源整合;鼓励经营模式创新;提高物流信息水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营造体制政策环境。(本报记者孟杰根据PPT和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