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亿美元进口蛋糕何人分?

2013-4-15 10:55:00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习近平主席的博鳌讲话中,“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这句话尤其吸引商界眼眸。那么,这个规划实现可能性如何?何人有望分享? 
  目标可期
  考虑到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进口大国,去年进口额18178.25565亿美元,今后5年进口10万亿美元,亦即年均2万亿美元,制定的这个规划增长率在中国并不算高,超过的可能性很大。须知2002年以来,除了2009和2012年之外,我国每年进口增幅都是两位数,有3年进口增幅超过30%,另有3年进口增幅在20%~30%之间。中国目前是世界头号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进口增长最快的大国,未来5年实现10万亿美元进口,有可能把中国贸易总量推向世界第一。但进口额未必能超过美国,因为美国制成品进口需求会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他们的“再工业化”期望实现不了太多。
  由于中国进口规模很大,加之中国经济发展高度多样化、高度不平衡,所以中国的进口商品种类也是极为多样化的。就总体而言,去年我国进口总额中,初级产品6346.04813亿美元,占34.9%;工业制成品11832.20748亿美元,占65.1%,制成品占多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是世界第一进口大国,是全球制造业体系关键组成部分,制成品进口中有中间产品、零部件等,要在中国进一步加工、组装,成为最终产品;同时活跃的经济也对机械设备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比如说,在我国去年制成品进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项目就有6527.49899亿美元,比整个初级产品进口总量还多,占整个进口总额的35.9%。
  在未来的进口增长中,笔者认为,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以及中国社会上几次环保“维权”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对化工基础产品的非理性恐惧,制成品中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和初级产品中非食用原料、能源进口都会有较高增长,农产品进口增幅会比较大,但进口规模在我国进口总量中占比不大。去年我国“食品及活动物”进口额才352.62373亿美元,对别的国家来说是很大的进口额了,对我们国家而言真的算不上大,只是进口总额的1.9%而已。
  中国的进口给中国国民带来了多方面的利益。首先是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无论是机电产品、原料还是其他商品,都是如此。这一点关系到中国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中国民生的改善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其次是通过大量高品位矿产原料和农林资源进口,缓解国内被迫开发低品位矿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和过度耕种的压力,为中国的环境改善发挥重大积极作用。我们能够在朱镕基主管经济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能够在长江流域和各海域实施禁渔,近十年来卫星观察到中国植被覆盖率的显著改善和林木蓄积量的明显提高,这一切都离不开进口的增长。最后是进口的消费品大大丰富了我们国民的生活。
  多方受益
  中国的进口更给众多贸易伙伴创造了强有力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第二进口大国和进口增长最快的大国,2000~2008年间,世界进口年均增长12%,美国、欧盟27国、日本、俄罗斯、巴西、印度年均增速分别为7%、12%、6%、21%、14%、14%(2005~2009年数据),中国进口年均增速则高达22.4%。2009年,世界进口萎缩24%,中国进口只下降11.2%。2010~2011年,中国进口增幅分别高达38.8%、24.9%,即使在世界经济风声鹤唳的2012年,中国进口仍然增长了4.3%。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消费连续10余年保持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增幅……这一切为中国创造了旺盛的进口需求,而持续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又确保了中国的进口支付能力,从而使中国得以凭借强大进口能力带动贸易伙伴经济增长,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果实。从东南亚、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安哥拉到苏丹,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从中国旺盛的进口需求中受益越来越多,即使德国,其在2009年下半年的强有力经济复苏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制造”的。未来5年的10万亿美元进口计划,更让许多贸易伙伴看到了新的希望。
  面对中国的10万亿美元进口计划,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少国家和产业已经表现出了积极竞争的姿态。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和进口需求的高度多元化,理论上各类国家都可以从中国的大规模进口中受益,但是姿态太高、要价不切实际的国家恐怕会丢失这个机会。根据各国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舆论的表现,主要贸易伙伴抓住中国10万亿美元进口浪潮机遇的前景如下:
  美国对华出口有望增长,特别是能源产品出口增长潜力很大,但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取决于其对华出口管制制度。
  德国应该能够在中国机械产品进口中继续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能否抓住机会取决于日本对华关系。
  澳大利亚近年在对华关系上面有重大失误,照前几年的趋势发展,可能错过中国新一轮进口浪潮,但好在澳大利亚政府这一年来出现了积极地改善对华关系趋势,有可能继续抓住这个机会。
  俄罗斯对华出口增长潜力很大,但某些俄罗斯公司期望值太高可能会导致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实现。
  东南亚将是中国初级产品、制成品和服务进口需求增长的全方位受益者。
  蒙古和一些非洲国家很有可能错过中国这一轮进口浪潮,其中蒙古有可能陷入经济危机。
  我们的贸易将始终是开放的,我们提供的机会是巨大的,但我们的贸易伙伴能否作出有效的努力抓住机遇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