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再平衡可期 人民币强劲升值将结束

2013-4-11 10:16:00 来源:人民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4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进出口意外出现逆差,颠覆市场预期。当前,市场分析人士及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状况将略好于去年,尤其随着进口的回升,年内外贸再平衡将进一步显现。 
  不过,随着今年中国出口的逐步回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担忧也再次显现。而人民币扩大波幅的时机或已来到。
  贸易再平衡可期
  昨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出口总额为18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
  “10%的增幅更真实一些。”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1、2月份出口数据很高,但是与海运的货运量、和主要出口地区的用电量不匹配。”花旗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丁爽同样认为,之前两个月的速度不可持续,现在是回到正常水平。
  令人关注的是,3月份进口大大超出预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可能是前几个月的进口太低了,国内库存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单月大增,而且企业有可能在年初增加采购以备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所需。
  然而,3月份进口的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又能否说明内需复苏了?
  对此,鲁政委表示,不能因为3月份进口数据做出国内投资已经大幅增长的判断。“和去年三四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进口是在稳步回升,这也从侧面说明经济尤其内需的确是复苏了,但力道偏弱。”因此,丁爽认为,“进口在3月基础上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很小,4月增速或许还会下降。3月进口是对2月的补偿,并不是一种趋势。”
  弱复苏格局已定
  而在进口大幅增长的情况下,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在连续两个月出现顺差之后,3月份出现了8.84亿美元的小规模逆差。丁爽表示,3月出现逆差并不意外,因为中国第一季度往往会有1个月是赤字,而且3月赤字很小几乎是平衡。“逆差8.84亿美元其实是接近贸易均衡水平。小幅逆差其实对中国的整体贸易形势是有好处的,长期大幅的贸易顺差一直是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一个重要口实,而小幅逆差表明中国政府为实现贸易平衡做出了努力。”首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剑辉表示。
  从整个第一季度来看,出口增长18.4%,进口增长8.4%,这分别远高于去年全年7.9%和4.3%的增速;第一季度贸易顺差累计为430.7亿美元,去年同期仅为顺差2.1亿美元。市场分析人士及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第一季度的进出口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确正在复苏,但是一个弱复苏的格局。
  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第一季度外贸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全年水平,主要和进出口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向好态势基本确立、出口企业信心持续增强等因素有关。他进而指出,上述利好释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鉴于目前还看不到外需稳定增加的迹象,且劳动力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也让国内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偏高,因此,总体可以判断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的情况可能会略好于去年。
  人民币短期或走弱
  不过,澳新银行则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从整个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出口增速大约高于进口增速10个百分点,这也表明国内需求仍然较为低迷。“较为强劲的出口表现,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中国外汇占款在年初的大幅度增长,我们也怀疑,这种状况可能表明部分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中国境内,以获取中国境内较高的利差。此外,近期中国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存款存量也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上升,这也与近期人民币的强劲升值相印证。”
  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和即期价再次双双创新高,尤其即期汇价在盘中再次触及“涨停板”,尾市收于6.1939,较上一交易日上涨85个基点。国内经济逐步复苏以及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使得中国再度面临国际资本大规模涌入的风险,也成为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主因。而小幅贸易逆差的出现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
  “3月的贸易逆差,表明人民币的强劲升值趋势将难以被央行容忍。从篮子货币的表现来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约在6.7附近,而目前却实际交易在6.2,这表明人民币短期内存在着明显的高估。”因此,澳新银行认为,中国央行可能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来减少资本流入的压力,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可能在短期内走弱。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