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限购中国信息技术 高科技产品出口或受影响

2013-3-29 10:12:00 来源:人民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新开支法案中,包含一条禁止美国政府机构购买与中国政府有关公司信息技术的条款。美媒评论称,这一法案可能让一些美国的盟友感到不快,同时可能对美国政府购买技术方式发生永久性的变化。
  借口信息安全
  这项法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外界并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它将影响到美国一些非防务领域的政府机构从现在到9月30日(财政年度结束时间)的开支。
  据了解,该条款还规定,例外的情况是:如果该机构的负责人决定,购买有关技术“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即可购买。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该条款可能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但是对于某些盟友会造成不便。因为后者一直依赖中国制造商生产的零件。
  比起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摩擦,更值得关注的是,新条款的出现是否会对中美之间的新时期的关系造成影响?
  “中美之间的矛盾一直都存在,双方在一些具体事务上的冲突与摩擦的存在是正常的。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方面这次出台新法案的借口,是为了本国国家信息的安全性考虑。”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卫东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的连结点有很多方面,关于信息技术产品的采购只是其中一部分。
  “但是对于国内的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肯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刘卫东分析,因为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和地位,一旦它表示对中国这些产品的防范性,必然会影响到别的国家在采购产品时的选择,那么国内相关产品在出口贸易上的业绩必然出现一定的下滑。
  黑客事件后续?
  对于美国新条款的出台,也有专家观点认为,这是针对之前中美之间“网络黑客”事件的后续行动。
  今年2月,据美国一家网络安全公司指控,中国军方某部队是对美国企业实施黑客攻击的“幕后黑手”,中国强烈驳斥了美国方面的指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连续表态,称“网络黑客攻击是全球性问题,具有匿名性、跨国性和欺骗性特点,盗用别国IP地址进行网络攻击是黑客惯常做法。”但是就现今美国方面的行动来看,他们对于自己的猜测更为信任。
  某不愿具名的国防部大学教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安全的确已经成为军事安全领域的重头部分。对于在国际社会渲染“网络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他认为,网络空间应该是拓展国与国之间沟通合作的平台,而非造成国际冲突的领域。
  “现在看来,对于‘网络黑客’的问题,中美双方都坚持己方的观点。”该教授称,“禁止美国政府机构购买与中国政府有关公司信息技术的条款,虽然不能明确地被看作是‘网络黑客战’的后续,但是也从侧面体现了,美国对于中国在国际信息安全方面的防备之心。”
  刁难一直存在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国的信息产品第一次受到美国因为“国家安全”问题的刁难。2011年2月,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就以国家安全为由,让华为收购3Leaf的计划落空。2011年11月1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麦克·罗杰斯则对外宣布,开始调查中资企业华为和中兴的所谓“窃密事件”。华为、中兴等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依次沦为“中国威胁论”的牺牲品。
  随着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威胁论”显然在不断加剧。有专家对记者表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成员国可以因为国家安全之忧免于遵守某些贸易规则。所以美国的做法并非完全违背WTO的贸易原则。
  刘卫东则指出,中国的某些产业应该勇敢直面国际化过程中的政治性风险。不断充实自我的技术实力,谋求更好发展。对于他国的政策性刁难,要有应对之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