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贸区惠及多领域 促进贸易平衡

2013-3-25 10:19:00 来源:新华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将于2013年3月26日-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于促进贸易平衡和提高贸易规模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有专家认为,服务贸易、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等方面将是三方重点合作领域。 
  中日韩自贸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中国、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自贸区内贸易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各成员经济体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新华08网采访时对中日韩自贸区的积极意义给予了肯定。他表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对中日韩三国之间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资金的流动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于促进贸易平衡和提高贸易规模的积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外界对于中日韩自贸区的“钱途”亦非常看好。《日本经济新闻》称,中日韩三国间的贸易额相互依存达20%-30%。协议达成后,日本的出口额将增长约600亿美元。韩国官员则估计,中日韩自贸区有望在5年内将韩国GDP提高0.44%,10年内提高1.45%。
  据悉,中日韩三国在经济结构上存在着较好的分工体系。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中日韩三国间贸易活跃度不断增强。中国承接日本、韩国转移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的加工贸易中心和制造中心,日韩在高端零部件生产商上形成了独特优势。
  参考消息报援引专家分析称,目前,中国与日本、韩国在汽车、钢铁、石化等产业存在竞争,但是总体来说,中韩日分别位于产业链的低端、中端和高端,经济具有较强互补性,相互投资、合作的前景广阔,尤其是服务贸易、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等方面都将是三方合作的重点领域。
  徐洪才表示,对中国而言,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还有利于打破欧美国家对我国某些高科技领域技术封锁而带来的不利局面。
  然而,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牵绊下,中日韩自贸区建立过程依然十分曲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5日正式宣布,日本将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作为高级别自贸协议框架,TPP原则上要求加入国取消所有产品关税。
  徐洪才表示,日本这种“双边下注”的做法,增加了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达成一致的阻力。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申凤吉的表述称,日本参与了多个不同框架下的自贸协定谈判,采取多种对冲政策,可能是达成三国自贸协定最具风险的因素。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