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担忧笼罩煤市 未来前景无需悲观
2013-3-10 8: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李廷
煤炭市场在经历了本世纪历时最长的连续低迷之后,目前市场信心几乎跌落至谷底,“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将长期陷入买方市场”等言论此起彼伏。2011年11月份,煤市还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当时,为了防止煤价过快上涨,有关部门还专门出台了限价令。怎么转眼一年多时间,煤炭市场就出现了部分人所谓的严重产能过剩,而进入买方市场了呢?未来煤炭市场将何去何从?五大担忧袭扰市场
部分人士对煤市将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而长期陷入买方市场的担忧并非子虚乌有,确实是有一定理由的。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担忧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将整体回落。国内经济高速、粗放增长带来的资源和环保压力也越来越要求放慢增长步伐,转变增长方式。与过去的十多年相比,市场普遍担忧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整体放缓。
二是担忧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结构调整制约煤炭需求。2010年,我国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与此同时,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进口量持续增加,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2012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56.4%、28.9%和7.1%,较上年分别提高1.3、4.6和2.6个百分点。面对不断加大的碳排放压力和日渐凸显的能源安全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越来越意识到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必要性,同时更加重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要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10年的8.6%提升至11.4%,煤炭消费比重则降低至65%左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可能会对煤炭需求构成双重制约。
三是担忧国内煤炭产能继续集中释放。受益于前些年煤炭需求持续旺盛和煤价不断上扬,煤炭企业赢利能力普遍较强,投资热情高涨,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统计局数据显示,2002~2011年,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23%以上。按照3年左右的矿井建设周期测算,未来两三年仍然可能是煤炭产能集中释放期。另外,2009~2010年,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等煤炭主产省区纷纷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整合矿井经过两三年的改扩建和技术升级之后,煤炭产能也可能陆续释放。
四是担心进口煤继续不断涌入。从2009年首度实现煤炭净进口开始,2010~2012三年间,我国煤炭进口量年均增加5200万吨。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达到28851万吨,较上年增长29.8%。煤炭进口大量涌入增加了国内供给,对煤炭市场供求平衡造成了较大影响。煤炭进口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前些年国际煤价快速上涨,主要产煤国煤炭行业投资增长较快,导致近年来煤炭产能和产量双双较快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和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开发提速,部分国家煤炭需求逐步回落,国际市场可供资源量相对增加。正因如此,市场担心未来进口煤会继续不断涌入,加大国内市场供给压力。
五是担心国内环保压力加大会制约煤炭需求。今年以来,全国多数地区频繁遭遇雾霾天气。导致雾霾的原因纵然离不开天气因素,但取暖锅炉燃煤、工业污染物排放以及汽车尾气等则是罪魁祸首。可以想像,在环保压力下,未来城市供热锅炉燃料势必会逐步由煤转向相对环保的天然气,煤炭需求可能会受到一定制约。煤炭前景无需悲观
煤炭市场告别了十年黄金发展期。但告别黄金时期是否就意味着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将成为常态?煤市将长期陷入买方市场呢?笔者非常确定,不是。煤炭行业前景不会太差,而是有望进入一个低速相对平稳发展期。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未来整体能源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之后,中国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大城市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改善,工业化也随之进入了一个较高级阶段。但与工业化进程不相匹配的是,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一般都在9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一般在85%左右。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11年城镇化率仅为51.27%,部分专家学者甚至认为我国实际城镇化率不足35%,城镇化发展空间巨大。未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更加协调发展,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一个较快增长势头,能源需求总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第二,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很长时间内难以改变,随着能源需求总量增长,煤炭也会有一定增长空间。目前,在碳排放压力和环保压力下,光伏、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以及页岩气、煤层气等非传统化石能源发展动力强劲,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对这些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扶持力度。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些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短期内,煤炭、石油、天然气仍将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力。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增长,作为能源基础的煤炭也必然会有一定增长空间。
第三,煤炭不只是能源,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下,逐步用煤化工来取代部分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符合资源优化利用。煤炭不仅可以用来燃烧取暖、供热、发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量,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来生产各种有机化工产品。目前,煤炭主产区的水资源短缺、环境约束加大、铁路运输瓶颈长期存在以及技术水平较低等均对煤化工的发展构成制约,煤化工发展遭遇不少挫折。未来,随着下游市场进一步壮大,煤化工的相对优势进一步显现,铁路运输瓶颈逐渐打破,煤化工仍有望获得较大发展空间,化工用煤需求具有较大潜力。
第四,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时,其内在调节机制会逐步发挥作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会回落,从而影响未来煤炭产能和产量释放,促使市场供求从新趋于平衡。
第五,如果未来中国煤炭需求减弱、煤价不再出现大幅攀升,主要产煤国和出口国煤炭行业投资也会放慢步伐,国际市场可供中国进一步增加的进口量将会逐步减少。2001年以来,全球累计新增煤炭需求中,80%以上来自中国。试想,如果未来中国煤炭需求减弱,煤价上涨动力不足了,主要产煤国必然也会放慢投资步伐,未来国际市场上可供中国增加的进口量也会逐步减少。
第六,加强环保,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应该的,也是必须要做的,但在没有足够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替代能源的情况下,很长时期内煤炭还得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能源结构决定了,用其他燃料大规模取代煤炭来发电和供热不太现实,煤炭还得继续使用,未来随着需求增加,燃煤发电和供热还会进一步增加。
第七,政府对煤炭行业的干预程度较高,很多时候能够通过政策或行政干预等方式影响煤炭供应。煤炭行业是典型的资源性行业,在政府不断加强对能源、资源控制的背景下,未来煤炭行业的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还将继续推进,产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大型企业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另外,煤矿安全始终都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头,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永远都是政府调控煤炭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未来将继续发挥作用。(作者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