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如何应对外贸供应链的“第一挑战”

2013-3-10 8: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赵禹涵 陆林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广东则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体。而在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的记者招待会上,广东省长经济顾问UPS国际总裁丹·布鲁托先生曾回答指出广东在物流及供应链上面临的第一挑战是海关程序太复杂。
    在2012年,广东省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达到了9838.2亿美元,实现了7.7%的增长。面对外贸市场压力,广东如何面对“第一挑战”?本报记者采访了关贸专业服务机构领头羊芳邻公司的创始人官志先生。
    记者:在广东皇岗口岸,绝大部分车辆几秒钟就过去了,为何还被称为 “海关程序太复杂”?
    官志:皇岗是亚洲最大的陆路口岸,但不仅皇岗,不少口岸都这么快。但是如果企业被选查了,就很容易“中招”,最轻微的违规依法均须进入行政处罚的调查程序。
    某海关领导在引导企业守法时指出,“在时间上,车间工艺想压缩一个小时几乎不可能,但关务的一点问题可以耗掉几天,或者耽误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国内企业的外贸供应链安全十分脆弱易断,通关环节极具挑战性。
    记者:目前,海关方面不是都有一些通关便利政策?
    官志:一直以来,海关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信用等级为A类以上的企业适用通关便利措施,企业须同时符合11个条件,其中“上一年度进出口总值50万美元以上”是必须满足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企业再怎么守法但规模上不去也难以享受便利。
    记者:为什么一些大企业也容易违规?是企业的问题,还是政策的问题?
    官志:原因是海关有很多程序性规定企业未必能做到。如对走私定性的调查取证,法规中的程序条款过于苛严;企业实际经营中的现实表明,存在较多难以遵从的程序性规定。另外,对同一事物,企业与海关的认知有时存在差异。例如,从事保税加工的企业中,很多因“单耗申报不实”被处罚。根据规定,在料件没有进口的备案环节,企业可以预先申报一个预测的单耗。等成品制成之后,测出准确的单耗后,再向海关正式申报,然后再将制成品出口。关键是海关在接受企业的单耗申报前要进行审核,如果在成品制成后等企业准确测定单耗,再等海关安排时间下厂核查并完成所有审批程序之后,再将货物出口,供应链的效率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无数企业为了及时出口,放弃了这种准确申报的程序,而直接沿用原来备案的预测单耗,单耗就“申报不实”,依法要受到处罚。
    记者:应对外贸供应链上的 “第一挑战”,您对管理层面有哪些建议?
    官志:在部门立法国情下,地方政府需要放弃复杂深刻的专业技术思辨与海关对话,而海关主动让渡中央事权的积极性有限。因此,多年来双方虽然进行过多种动议和探索,包括互签合作备忘录等,但尚未找到或开展一种在历史进程中新的真正能良好地实现双方价值的合作形式。事实上,由于海关事务存在专业性和技术性,只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有参与博弈的话语权。因此,广东可以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从重视智力资源的储备,积极带领行业商协会逐步参与海关部门规章的立法过程做起。
    记者:如何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好这类问题?
    官志:关键是做好“两个一致”,即向海关各次申报前后一致,申报与事实一致。具体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确保申报信息准确的流程与一套关务风险管理制度来做到。
    记者:这是业界摸索的解决方案了。海关方面有没有类似税务总局的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等引导政策?
    官志:目前在关税和海关事务方面,官方并无此类指引。芳邻公司是通过为企业提供和实施“海关事务长治久安风险管理体系”来帮助在华企业构建内控机制,降低并管理经营风险。
    记者:广东与香港相邻,在物流上是不是可以取长补短?
    官志:与上海相比,广东在全省统一协调方面难度更大。广东在特殊监管区域方面相对落后,有香港可作退路也是原因之一。上海“搞不定”的物流无法退到外海去,广东“搞不定”的物流可以退至香港调整后再进来。香港一半的仓储库容是为中国内地做配送,因为香港是自由港。
人物简介
    官志:“全球中国税务合伙人20强”、权威财税双语杂志 《ChinaTaxInteligence》资深撰稿人和编辑委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项目评委,有20年关贸工作及服务经验。
相关链接
    皇岗口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与香港新界落马洲口岸相对,是深圳与香港之间的5个一线口岸之一。皇岗口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客货综合性公路口岸,也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之一,是继珠海的拱北口岸之后的全中国第三大客运口岸。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