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量6年增6.6倍 北部湾对接东盟联动八方

2013-2-28 10:13: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9日,一艘新加坡外贸集装箱船行驶5天之后,停靠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码头,相比由香港中转,少用5天。它的到来,标志着钦州保税港区至新加坡直航航线试航成功,也意味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连接新加坡增添了一条新渠道。2012年,在全国进出口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逆势飘红,实现进出口总额148.9亿美元,比经济区成立前增长6.63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先行示范区。 
  以不到全区1/5的土地、1/4的人口,北部湾经济区创造了超过广西1/3的生产总值、近2/5的财政收入和近1/2的进出口总额。这个生机勃发的经济区,已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并加速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铺开亚太地图,北部湾的区位可谓得天独厚: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是我国大西南地区出海口的最便捷通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北部湾顶端中心位置,涵盖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及玉林、崇左两市交通和物流,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然而,长期以来,“手捧金碗”的北部湾各城市,给外界的印象更多是边远、落后。
  随着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和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北部湾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自贸区拥有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近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7000多种商品零关税,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贸区,也是我国对外建立最早、进展最快、成效最实的自贸区。作为自贸区合作的起跳板,北部湾经济区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部、面向东南亚,将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广西经济发展的潜力在沿海、后劲在沿海、未来在沿海。”自治区主席马飚说。
  2008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一个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在行政区域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建设好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
  搭建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平台。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每年在南宁举办。9届博览会,46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74次出席、与会部长级贵宾1760人次,36.8万名中外客商参加,举办260多个高层次会议和论坛及相关活动,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搭建了经贸合作、交流沟通、会晤磋商的“南宁渠道”。如今,中国和东盟各国正在20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并建立了12个部长级会议机制,成功打造中国—东盟中心、中国 —东盟环保中心、教育交流周等一系列合作平台。
  舞起开放龙头,托起实体经济。广西坚持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战略,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10亿元重大产业发展资金,加快重大项目布局。6年来,投资400多亿元建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14个产业园区。经济区内聚集电子信息、新材料、石化等产业集群,总产值超过3300亿元。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14个重点园区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92亿元,总投资1200亿元的115项重大产业项目实现开竣工;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共141个,投资额 2091亿元;引资签约项目235个,投资额1065亿元。
  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说:“北部湾不断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构筑保税物流体系,打造跨境经济合作区,探索 ‘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南宁—钦州、钦州—南宁高速铁路,以及崇左—钦州、玉林—北海铁山港高速公路建成,广西通往东盟国家主要航线的开通,现代交通网络已经构建,硬软件环境不断完善,港口、资源、环境、政策等优势深度整合,正在形成‘1小时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初显。”
  一个开放的北部湾,不仅仅属于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粤沪台港澳等地,纷纷“借道”北部湾,进军东盟。四川来了,在钦州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及专业配套码头;云南来了,将在北部湾的产业园发展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旅游和商贸产业 ……北部湾“良性互动东中西”的效应正在显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表示,今后,广西将加快建设南宁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等,形成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沿海、沿边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加快将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