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自贸谈判不应有保护主义

2013-2-18 10:32:00 来源:人民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欧美需要谨记,既然给自己赋予新的全球贸易规则制定重任,就要跳出歧视性的思维惯势,制定一个新的既突破世贸组织现有框架又普适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规则和标准。” 
     正当俄罗斯经过19年长跑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笑容还在脸上挂着,美欧又开始了新玩法——中国春节刚过,双方筹建自贸区的谈判已宣布即将启动。
     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12日在其第二个任期的首次国情咨文中宣布,美国将积极响应欧盟多年来寻求与美国建立自贸区的努力,正式启动谈判,并称此举将扩大27个欧盟成员国和美国在大西洋两岸的贸易地位。2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证实,双方已决定“进入各自的‘内部程序’”,“将争取今年6月底之前正式启动谈判”。
     这项被媒体称为“1995年世贸组织创建以来最雄心勃勃的”谈判,涵盖世界近半的经济总量和三分之一的贸易额。欧盟预计,这项协定将促使其年度GDP提高0.5%,美国则憧憬扩大贸易出口和更多机会。其实,这不是项新提议,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开始构想,搁置至今才着力推进。
     中国等新兴国家是主要诱因。美欧的政治考量是,双方的贸易一体化有利于平衡或抑制新兴国家如中国等的经济高速增长。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亟需制造更适宜的贸易环境,正在进行经贸新布局的美国也迫切需要打造跨大西洋经贸圈,以作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补充。
     尽管英国《金融时报》载文称“美欧贸易协定不是威胁”,但这一动作最显见的表现则是“不带中国等新兴国家玩”。更深层次的观察是,这一构想正是近年来流行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外化,尽管披着维护自由贸易体制的幌子。美欧的理想算盘是,通过双方自贸区建设,建立一条新的贸易隔离带,既促进双方的贸易增长,又弱化新兴国家的贸易竞争力。
     值得留意的是,这一构想的高调推进,又是在多哈回合谈判遭搁浅的背景下开始的。站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语境里思考,美欧的构想又有着建构世贸组织“常任理事国”的影子。美欧此举既可跳出世贸组织框架制定新的贸易规则,进而迂回包抄多哈回合谈判,又可借此把非核心国排除在外,谋取新的贸易垄断地位。巴罗佐也毫不掩饰其未来企图,他对外称,“该谈判不仅将为双边贸易和投资制定标准,而且将为全球贸易规则发展立下规矩”,“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之间达成自贸协定将促成一个‘游戏规则更改者’。”
     这是一项高明的战术。当欧美贸易各自步入死胡同时,跨越国家层面的大区域联合,确实能够给这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巨头创造新的增长契机,并能利用其规则优势重塑世界贸易体系。然而,这项战术最致命弱点也恰恰是囿于当初的目的,把视野局限在战术框架之内。
     同时,美欧政治上的考量,还要经受经济上的考验。搁置20余年的美欧自贸谈判仍面临重重困难,重启谈判尤为不易,双方既要克服各经济体内部的困难,也要勇于作出让步与妥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不仅美欧之间,中美中欧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与欧美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互补性也非常强。欧美不应把这些放到议事日程之外。
     欧美需要谨记,既然给自己赋予新的全球贸易规则制定重任,就要跳出歧视性的思维惯势,制定一个新的既突破世贸组织现有框架又普适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规则和标准。这一标准既要照顾到发达国家的利益,也要照顾到新兴国家的利益与诉求。倘不能做到这一点,欧美自贸协定将难逃失败的命运。
     这不是危言耸听。新的全球贸易环境已经变化,尽管推行全球自由贸易化仍任重道远,但由老牌帝国主义主宰贸易的时代早已成为书本上的历史。只照顾发达国家的贸易标准与规则不仅无法输出,还将招致新兴国家的反弹,在两败俱伤的同时,更威胁到全球自由贸易体系。贸易战不是这个时代的福气,对发起国和接受国而言,都是如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