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检验检疫局探索进口食品监管新路径

2013-2-1 10:13:00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月24日,浙江检验检疫局食品监管人员对杭州市场的进口橄榄油收货人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进口橄榄油中文标签的加贴及销售流向记录情况。眼下,春节前进口食品安全集中检查行动正在浙江紧锣密鼓地展开。
  日前召开的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死守食品安全底线”,加强春节期间进口食品安全。如何才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尤其是进口食品安全底线,浙江局近年来从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流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机制探索,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顶层设计图纸上,绘出了浙江特色的实干路径。
  发布警示通报
  进口身份并不是进口食品的质量保证书。近年来,进口食品安全事件频出,从意大利橄榄油勾兑到韩国农心方便面被检出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一桩桩都触目惊心。
  随着进口食品消费量的日益增长,浙江局加大检查力度,2012年共检验进口食品4647批、金额6.36亿美元,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98批,不合格率同比增幅高达55%。浙江局对安全卫生和品质不合格进口食品实施批批销毁或退货处理,对标签不合格的一一责令整改,切实维护了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浙江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陈景告诉记者,检出的不合格因素有很多,食品标签不合格、检出致病菌、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以及进口乳粉蛋白质、乳糖等品质指标和营养成分不合格等都在其列。
  “其中,检出致病菌、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等项目可能严重损害人体健康。”陈景说。
  以冰鲜类为例,浙江局曾从挪威进口的三文鱼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该菌能引起人、畜的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欧美国家每年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左右,但其死亡率高达20%~30%,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对这次截获信息高度重视,在全国系统范围内发布警示通报。
  树立底线思维
  食品安全监管难,进口食品监管更难。鉴于进口食品管理机制尚在逐步健全,浙江局充分树立“底线思维”,从强化进口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建立进口食品溯源管理两方面着手,积极探索,逐步拥有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专业组队伍、信息员队伍和企业食品安全员队伍就是浙江局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秘密武器。”陈景告诉记者,这“三支队伍”组成了浙江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收集、报告、研判、预警、决策、处置机制,“对我们提升把关服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有很大的帮助”。
  此前,浙江局正是基于风险分析,组织专业组骨干对进口橄榄油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管制度、强化重点项目监控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重视和采用,对确保全国进口橄榄油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溯源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词,浙江局早在2011年就研究建立了进口食品溯源管理新机制,凡工商注册登记地在浙江局辖区的所有进口食品收货人都要实施备案,严格落实进口食品流向记录责任,并定期接受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督检查。目前,这一溯源管理机制已被总局发文在全国质检系统实施。
  在代理了西班牙多款高档进口橄榄油的浙江托雷多进出口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的进口食品流向记录表上,清楚地记录了所经营进口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有了这些内容,一旦发现进口的某个批次的橄榄油存在质量隐患,我们就能够迅速地把这批货在最短的时间内截住。”托雷多董事长占海燕说。
  强化主体责任
  强化食品进口商主体责任落实是浙江局另一个探索的方向。目前,浙江局已建立了进口食品经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制、企业约谈制、企业质量安全报告制度和进口高风险食品的国(境)外生产企业质量检查制四项制度。
  走在前面是浙江局对自己的要求。质量安全承诺制在全国质检系统率先由出口食品企业拓展到进口食品企业;不仅针对性地约谈问题企业,同时在约谈中进行大宗商品进口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除了实施总局要求开展的乳制品企业质量安全主动报告制度外,还主动开展了进口植物油企业定期主动报告质量安全状况工作,为下一步确定企业报告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健全企业质量安全报告制度打下了基础。
  同时,浙江局积极探索建立进口高风险食品的国(境)外生产企业质量检查制度。浙江局辖区近年来红酒进口增长迅猛。为此,浙江局2012年下半年组织了对法国进口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从葡萄酒的生产过程,到政府控制、产区分级、产品检测、终端销售、实验室管理都作了详细的考察,对今后开展进口葡萄酒检验、实施分类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大宗、敏感进口食品企业为依托,通过‘走出去’帮助企业了解所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和风险状况,提前介入把关检验,实现产品监管前移,从而保障辖区进口食品安全。这在全国质检系统范围内,既是一项制度创新,又是一种有效尝试。”陈景告诉记者,“加强对进口食品的评估、考核、准入和检查工作,实现监管前移,从源头上确保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将是进口食品监管的重要方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