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黄金水道优势凸显

2013-1-6 9:42:00 来源:中国公路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长江,我国惟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动脉,世界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其黄金水道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重庆,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在船运业的巨变下,成为西部地区的“准沿海”城市,也成为内陆地区开放高地通江达海的主通道。
  坐拥长江,尤其三峡成库后,重庆抓住机遇,在国家及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内河航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制定了在2020年全面完成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具体时间表。2012年,重庆沿着“时间表”节奏,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凸显。
  这一年,市政府再投30亿元巨资建设水运。果园港二期建成完工,全市已形成以寸滩港为代表的一批5000吨港口。年底前,重庆航道总里程达4451公里,居西部第一,三级以上航道里程占长江上游地区的75%。全市港口完成货运量1.21亿吨,新增标准化运力50万载重吨。
  这一年,“亚洲开发银行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中国航运大讲坛”与“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总结推进会”在重庆举办,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重庆,这无疑是在昭示重庆内河航运的实力与优势。
  这一年,重庆航运交易所航运信息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庆航运人才和船舶信息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2年10月底,航交所累计完成航运交易额35亿元,超全年预期目标14%。
  这一年,是重庆内河水运的又一次“大跃进”。
  6月,市交委与长江航务管理局合力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启动长江干线重庆段“数字航道”建设,为重庆四类物资开通过三峡船闸“绿色通道”。该工程的启动,实现了对重庆辖区内1642座航标的遥测遥控和598.4公里航道的水位监测及预警。随着数字航道建设稳步推进,重庆境内长江干线、支线航道已经逐渐形成一张紧密联结的水上“路网”,它们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使重庆的“黄金水道”更加安全畅通。今年以来,我市辖区水域未发生一般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保持了2011年以来连续21个月“零死亡”的安全平稳形势;全市水运行业已保持了连续111个月未发生一次性死亡失踪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这一条条快速、便捷的“水上高速路”已然成为重庆“一圈两翼”经济带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9月,在亚洲开发银行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重庆内河航运发展成效受到与会嘉宾的肯定。亚行驻中国代表首席代表哈米德·谢里夫说,“内河航运对重庆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庆内河航运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10月,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总结推进工作会上,与会人士一致认为,“我国推进内河船型开展标准化工作,重庆成效明显。重庆的做法,为内河实施船型标准化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今后将向全国推广。”
  “三峡船闸的运能提前达到负荷,重庆水运压力巨大,大力开展船型标准化,淘汰破旧小船,提高船舶在船闸的通行效率迫在眉睫。”提及船型标准化,市交委副主任梁雄耀感触颇深。
  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综合运用技术、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积极推进。目前,全市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2005年的870载重吨提高到2010年的1700载重吨。与2003年前相比,2012年重庆建造标准化船舶所需钢材,单位载重吨节约了40%以上;全市船舶平均单位能耗,由2003年的7.6千克/千吨公里下降到2.6千克/千吨公里,下降65.8%,平均单位能耗全国最低。全市标准化运输船舶数量比重达45%,客渡船标准化率达100%,船舶平均吨位增大,运力结构显著优化,单位能耗明显降低,内河船型标准化成效明显。水上普通客船向豪华邮轮转型,促进了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形成。
  梁雄耀颇为自豪地说,为早日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市交委干了很多实事,认真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争取市政府出台了“市级财政保障的水运发展资金从每年2亿元提高到5亿元”、“通过航交所平台完成的航运业务收入实行免征营业税”等8条分量重、措施实的扶持政策,新增港口货物和集装箱通过能力1500万吨、100万标箱,分别达到1.45亿吨、300万标箱,港口通过能力占长江上游地区的70%。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作用已初步显现。
  下一步,重庆将加大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发展专业化、大型化、标准化船型,力争到2015年全市船舶总运力达到750万载重吨,5000吨级船舶成为主力船型,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2000载重吨,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5%。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