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789公里

2013-1-4 11:06:00 来源:滨州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改建农村公路1343.5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座”,并将之列为十六件民生实事之一。近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农村公路项目1789公里,改造危桥32座,另有15座危桥改造项目在进行中。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及危桥改造任务已超额完成。 
    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及县道小修保养病害调查 
  去年2月份起,市交通运输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公路和桥梁进行了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及县道小修保养病害调查。期间,上传农村公路管理平台县道小修保养病害点3266个,上传平台病害照片15000多张。经排查,我市农村公路危险桥梁共有596座17087延米。 
  排查工作结束后,市交通运输局一方面督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2012年度县道小修保养补助计划,督促各县区完成小修保养工作,确保所有县道都能得到及时、高效、全面的养护。另一方面,组织相关人员,针对农村公路隐患路段和危桥病害种类的不同,分别研究提出具体的车辆通行或交通管制方案,进一步明确管养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方案得到充分有效执行。对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路段和危桥,立即报告当地政府,积极协调交警部门对其实施交通管制,禁止或限制车辆通行,并向社会公告,做好车辆绕行的引导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保设施,对尚能继续维持使用的危桥,在桥头设置明显的限载、限速标志,必要时派专人值守。 
    在全国率先研发推广农村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监控农村公路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省公路局信息中心在全国率先研发并推广GIS市级农村公路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2012年初,在全面完善相关程序的基础上,在计划上报、进度统计、施工自检试验、监理平行试验、县区中心试验室平行试验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县道小修保养工作中全面使用该系统。 
  截至目前,共为建设、养护、监理、施工和试验单位配发GPS移动采集设备160余台,要求各单位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过程中拍摄带有GPS坐标、时间的照片,并定期进行数据更新,从而动态监控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同时,将汇总的信息和数据作为考核各县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推进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初步解决乡、村道无人管养现状 
  2012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充分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出台了《滨州市县道管理站考核评分标准》,作为考核各县道管理站养护管理工作的依据,并督促各县区分别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落实养护资金。同时,采取集中检查和不定期巡查方式,对各县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县区及时完成县道小修保养工作,并切实做好县道的管理养护和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以县道管理站为样板,要求各乡镇参照县道管理养护模式,成立农村公路管理站,落实基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资金和人员,负责所辖区域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出台了《滨州市农村公路管理站考核评分标准》,在全市确定了12个乡镇进行试点考核,进一步完善了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制度。截至目前,各乡镇参照县道管理站模式,组建了40余个农村公路管理站,均已配备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不少于2人的专职管理人员,管理养护经费已纳入乡(镇)政府财政预算,初步解决了乡道、村道无人管养的现状。 
    完善建设管理标准流程,2012年度农村公路项目均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市交通运输局根据滨州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标准流程,对2012年度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审批、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试验检测、交竣工验收等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管理。 
  2012年,我市农村公路项目图纸全部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正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重点项目严格执行公开招标程序,零散项目打包后进行公开招标以确定施工、监理单位;各建设单位及时办理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市县两级交通运输局严格按照《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标准流程(试行)》的有关规定,会同财政部门对农村公路项目进行了全面细致验收。经验收,我市2012年度所有农村公路项目均达到合格工程以上标准,全部通过验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