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坚实迈向现代化国际强港

2013-1-25 10:12:00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和“旗舰”,大连港集团业务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刚刚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大连港集团吞吐量首次突破3亿吨,继续在东北地区排名首位。港口兴则城市兴。大连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及其他港口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集聚,对城市和腹地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到“十二五”末,大连港将实现吞吐量5亿吨、集装箱1300万标箱;到2020年,将建成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国际强港和以“一岛两湾”为核心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据分析统计表明,大连港集团每完成1亿元产值,即可直接创造地区生产总值0.51亿元,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创造生产总值22亿元,就业岗位10148个,税收3.6亿元。 “十一五”期间,大连港集团带动大连市其他相关行业创造生产总值 3916.44亿元,就业岗位180多万个,创造了1800多亿元的海关税收来源。港口的发展带动了物流的发展。 2012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增加值约740亿元,同比增长22.5%,全市物流企业达到350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物流企业达17家。
  依托港口优势,大连保税区、大窑湾保税港区等先后设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大连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2亿元,年均增长19.9%;大连保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8亿元。在港口发展的强力拉动下,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个外商在大连开发区投资兴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达70家;大连保税区已落户汽车零配件企业70多家,随着整车项目的建成和大连汽车物流城的推进,一个产业链日益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近年来,以大连港为核心的港口联盟有了实质性的推进,与腹地地方政府、航运企业合作建设的便捷的物流体系有力促进了东北经济的互动、融合和发展。
  百年大连,以港立市,城以港兴;百年大连港,港区联动,港城共荣。如今,大连港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到2020年,将建设成为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国际强港。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大连港集团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全面建设发展“一岛两湾”核心港区。大窑湾核心港区将建设以国际航运商务中心为核心的国际主枢纽港,发展成为国际物流中心。长兴岛核心港区将以服务临港工业为起点,积极打造临港工业集聚发展的平台,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化、集约化的综合性港区。太平湾核心港区将采用港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建设第四代绿色智能创新型港口和功能齐全、生态宜居、智能低碳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承载着“以港兴市,产业报国”的历史使命,集团将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加快内陆和海上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区域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一体化港口综合物流产业链。全面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通过战略协同、合资合作,搭建油品、进口矿石、汽车、粮食、钢铁建材、客运滚装增值服务六大贸易平台。同时,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应用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实施智能港口工程,着力构建港口安全预控和应急反应两大体系,实现港口健康长远发展。
  承载新使命,开启新希望,大连港这艘巨轮已经乘风起航,驶向辉煌发展的明天。
  回眸2012
  逆势突围港口生产双突破
  2012年是大连港集团实施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面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放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以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持续收窄等不利因素,全港职工在“双五”战略和“十大”工程的指引下,奋力拼搏,货物吞吐量、箱量实现双突破,顺利完成2012年度生产目标。
  2012年全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大关,完成3.03亿吨,同比增长3600万吨,增幅为13%,连续3年实现3000万吨的增量,排名国内港口第6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1万TEU,同比增长165.9万TEU,增幅达到26%,增速位居全国首位,国内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升至第7位。
  大连港集团始终把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作为重中之重,加强货源及航线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发挥中转和海铁联运优势,大力吸引货源,实现了集装箱中转量新的突破,保证“三年超千万”的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实现。 2012年集装箱生产亮点频现,口岸集装箱作业纪录创下了422.7箱/小时的全新纪录。三期码头单船作业创下1.1万TEU的新高。二期集装箱码头接卸重达184吨大件设备,创下开港以来码头操作单件货物最重纪录。据统计,全年仅大连港集团两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就共接卸超大型原油船舶85艘,接卸到港原油1918万吨;40万吨级矿石码头共接卸24万吨级以上船舶20条,共接卸进口矿石2234万吨。
  在顺利完成年度生产目标的同时,各专业化公司结合自身特点,紧抓市场契机,打造了响亮的服务品牌。其中,杂货码头公司全力打造精品钢材、设备和煤炭转运基地,生产屡创纪录;散粮码头公司积极打造全程粮食物流体系,玉米、大豆等货种的接卸纪录频频刷新。去年11月末粮油贸易有限公司顺利转运首船贸易粮,完成5.1万吨玉米的装船任务,带来1.2亿元的综合收益;汽车码头公司汽车物流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大连奇瑞汽车出口整车业务落户大连港。成功开辟新货源,启动长春一汽水运项目,完成三菱进口车接卸任务,开创新业务模式。
  集装箱增速全国首位
  2012年,大连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奋勇争先,全年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共完成801万TEU,同比增幅26.1%;其中外贸完成466.2万TEU,同比增幅2.3%,内贸完成334.6万TEU,同比增幅86.7%,杂改集完成11万TEU,散改集完成8万TEU。集装箱增速位居全国港口首位,在国内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升至第7位,顺利完成“三年千万标箱”第二阶段目标。
  构建独具竞争力的腹地港,形成强有力的临港产业港。按照“信息+分析+方案+产品+品牌”的模式开发市场;按照“借势、顺势、造势”的模式打造集装箱竞争实力。目前,大连港内陆干港达到6个、班列线路达到14条,班列密度达60余班/周,内陆覆盖节点达43个。以大连为集装箱联运枢纽,辐射东北各地的海铁联运集疏运体系初步形成,全年完成海铁联运量38万TEU,海铁联运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
  构建“环两海”中转港,在海上腹地拓展货源。去年,大连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通过细化中转服务,加强港口辐射力度,进一步完善了环渤海内支线航线网络,积极拓展“水水中转”运输市场,成功开辟“海上腹地”,让锦州、烟台、威海等环渤海区域8个港口的内支线航线,更加有效地对接内外贸航线,在大连港实现集装箱“不落地中转”。在加大环渤海地区的中转外,还加大了环黄海地区的港口中转,目前,环两海支线网络投入12艘船舶运营,总运力提升至6.3万TEU。
  以码头能力为依托,构建航线枢纽服务平台。依托优良的码头设施、科学、先进的管理和优质高效的品牌服务,大连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全力以赴加强航运体系建设,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构建航线枢纽服务平台,去年分别与马士基、海丰签署了空箱转运的战略合作协议,年可以实现箱量5万TEU。
  港口建设启动大批重点项目
  2012年,围绕“双五”战略和“十大工程”,大连港集团在长兴岛、大窑湾、太平湾“一岛两湾”核心港区及大连湾港等相继启动了一批事关全局的重点工程项目。启动的基本建设项目共31项,其中核心港区基本建设项目有18项,区域化基本建设项目有13项。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港城一体化建设和大窑湾北岸港区开发建设工程相继启动,长兴岛临港工业型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和120万立方米储罐建成投产,新港7-8#罐组工程竣工运行,矿石码头4#堆场顺利试车,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综合楼提前落成,大窑湾三期17#、18#泊位通过验收,大连湾疏港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等。这些重点工程的启动与建成,使大连港再一次迎来了港口建设史上的高峰。
  为确保各项重点工程能优质、高效、顺利地推进,实现安全“零事故”、质量“无隐患”的目标,去年大连港集团还在 42个重点工程项目中全面开展了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安全质量管理和科技创新、提合理化建议等竞赛活动,参赛工程共产生科技创新项目过百项,使各项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得到明显提升,共节约建设投资逾千万元。
  产业兴港助大连港创新发展
  基于大连港集团董事长惠凯提出的“创新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集团着力实施产业兴港的战略举措。围绕“双五”战略和“十大工程”,集团积极筹划,启动了多个商品交易平台建设,不断推动港口由装卸型向物流型、贸易型、工业型转变,实现了转型发展和服务功能升级。
  目前,东商所国际汽车交易中心正式开业运营,开创了全国汽车电子交易先河,以创新的商业合作模式,助推集团加速实现对港口汽车全程物流资源的整合与集成,使汽车码头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优势;凭借东商所提供的税收、平台等优势,粮油贸易公司顺利运营,积极发挥港口贸易节点作用,抓住新粮上市的有利时机开展粮食贸易,形成了粮食板块新的货源和效益增长点,在打造港口全程粮食物流体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去年12月中旬,粮油贸易公司顺利完成首船贸易粮5.1万吨玉米的装船任务,实现了1.2亿元的综合收益;发挥港口作为贸易节点和交通枢纽的集聚作用,集团还联手东商所共同打造钢材交易中心,成立钢材贸易公司,改变了传统的钢材现货交易模式,致力于打造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钢材贸易中心和物流集散地。
  借助东商所搭建的工商贸服务平台,集团进一步拓展了港口多元化服务,创建了航运人才、基金、担保、保险等综合服务体系。首创东北地区船舶交易、评估师培训等现代航运高端服务业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智库”,航运中心核心要素不断集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同时,集团以引进全程产业链为重点,积极推进招商引资、筑港引资,不断发展和壮大临港产业。
  去年下半年,作为航运中心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港城一体化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集团“一岛两湾”战略布局在渤海区域张开了新翼,形成了港城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推进商贸与临港产业的同时,集团还重点规划建设了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去年年末,满载5300吨鲱鱼的“大西洋水晶”号冷藏船在大窑湾港区成功作业。港航物流优势和保税港区功能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大连港也成为国内首家成功操作冷藏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的港口,国内最大的冷链商品分拨交易平台正式起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