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脉自北向南,将我国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两个地区分开来。古时,我国北方的人民往来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穿山越岭,有名的“太行八陉”便是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咽喉通道。邢汾高速公路起于河北省邢台市终于山西省汾阳县,邢台至冀晋界段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境内,是河北省高速公路布局规划“五纵六横七条线”中的“横五”,也是国家高速网G2516即连接山东东营和山西吕梁的联络线,是连接冀晋鲁“东出西联”的重要通道,是冀晋革命老区与出海口相连的生命线。
邢汾高速公路2010年10月开工建设,沿袭了“太行陉”的使命,邢汾高速的建成通车成为冀晋两省的又一大通道。它分别与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京港澳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等相交或延伸后搭接,形成了我国北方东西部地区的重要连接线。这对保障晋煤东运的需要以及邢台西部山区经济开发、旅游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邢汾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5个设计施工总承包试点项目,也是首批交通运输部平安工地建设示范项目,也是河北省迄今为止地形、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施工环境最艰难的项目之一。该项目路线桥隧比达45%,创数个省内之最:最大跨径连续钢构桥,最长高速公路隧道,首条大规模采用工业废弃物作为路基填料,首条大规模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项目。
■东边难 西边险
“冲破山门终成龙”是邢汾高速公路建设者们的孜孜追求,实现梦想并非易事。河北省高速公路邢汾筹建处李作恒处长把邢汾高速的建设条件称为“东难西险”。东边起点平原区段与邢临高速、石武高铁、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邯黄铁路、邢峰公路等多条公路、铁路、市区规划路相交,并与南水北调工程、各类管线相交,途经邢台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厂粉煤灰池、沙河半移动沙丘及软土地区,穿越邢台伍仲煤矿、凤凰煤矿、福庆煤矿深300-400米的采空区,穿越太行山脚下溶洞、铁矿采空区。项目建设制约因素多、地质条件复杂。在西边山区山高坡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是主要难点,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海拔高差达900米,平均纵坡6%,解决上坡通行能力、下坡安全问题是主要矛盾。邢汾高速公路全线桥隧比高达45%,主线墩高超过30米的高墩106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邢汾筹建处副处长赵文忠认为:“工程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前期工作是否做得扎实。”筹建处积极落实交运部“六坚持、六树立”勘察设计新理念。
在选线时,筹建处常常组织各个勘察设计单位开会讨论,与设计勘察人员一同到现场实地考察,把设计工作当作龙头工作来抓。
■进山区 涉险滩
下午六点多钟,在北方的冬季,天已变黑,L14标项目部副经理张志伟与笔者会面后,急匆匆地要返回位于邢台大峡谷脚下的项目部。走访张志伟之前,邢汾筹建处总工室主任王立法告诉笔者,L14标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标段,桥隧比高达85%,路线途经丹霞地貌的大峡谷,遇到了地下溶洞,还经过铁矿采空区,工程建设技术十分复杂。
回忆当初设计及施工进场的时候,邢汾筹建处李作恒处长说:“我们当时面对的是‘四无’的条件——无路、无水、无电、无场地。”这意味着勘探设计是问题,原材料运输是问题,项目部驻地与施工人员生产、生活是问题……面对“四无”环境,建设者们从优化设计方案开始,想办法破解难题。在原有基础上优化设计时,筹建处领导常常带领处工作人员与设计人员一起到现场研究设计和施工方案。面对无路的问题,工作人员找来当地村民做向导带上干粮和水,一起进山,常常是一手持粗树枝探路,一手拿着设计图纸,披荆斩棘,熟悉地形,勘察路线,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修路人进山开路,在峭壁上架桥。同样情况在L9至L14合同都存在。
面对无水源以及用电难的问题,建设者们拿出了开山垦荒的精神,从山沟里找水引到各施工工点作为施工及生活用水,引山体裂隙水作为施工用水。为解决用电难的问题,筹建处统一协调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引电线至各隧道和桥梁施工地点也是披荆斩棘、穿山越岭,以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对于L14标,邢汾筹建处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的管理模式,作为全国五个试点之一,发挥了这种管理模式整合资源的优势,合理规避划分业主与承包人的风险分担,最大限度地调动设计和施工队伍的积极性,优化设计及施工组织,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
■精雕琢 保质量
工程质量是实现“冲破山门终成龙”梦想的基石。然而,在施工环境恶劣的前提下,如何保证质量?如何优化工程?如何确保工期?标准化的工程管理措施让这些问题一一得到了解答。
2011年,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倡导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时,邢汾筹建处已率先在河北省实行了施工标准化管理,并作为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的试点项目进行推广。
开工前,筹建处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施工标准化的纲要性文件用于指导全线工程建设,专人负责开工前各项工作的梳理与指导,对于重大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使得管理层和作业层都对技术要求清晰明白。此外,各工程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单件工程验收制度和拌和站、预制场、加工场认可发证制度和重要机械设备准入制度。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筹建处要求各单位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整体管理和施工及监理水平。
“对于原材料,除了要进行常规的进场检查外,我们还进行抽查,确保原材料的使用达到100%的安全。”筹建处马泽铭副处长介绍,在原材料管理方面,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明确了“甲供”、“甲控”和一般原材料的控制原则、控制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工地实验室的建立使得原材料检测结果更加高效,有序。筹建处制定了《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使试验室各项试验检测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了确保质量检测的客观准确性,筹建处改进试验检测机制,聘请独立于施工自检和监理抽检之外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
工程开工后,常态检查与突击检查的质量监控制度让邢汾各项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筹建处设立了项目工程师和工程科盯岗及动态巡查制度,午查、夜查、突击检查、飞行检测等形式的检查使得质量监控发挥最大效应,做到监控无死角。邢汾高速公路施工还采用实时监控措施,在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和改性沥青生产厂的生产线上安装“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动态质量监控仪”,保证所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粉胶比、级配与配合比设计一致。此外还对沥青运输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在摊铺机、压路机上安装“限速器”,提高了摊铺、碾压作业质量。
虽然工程建设中的难题多,质量监控有难度,但邢汾筹建处有效地控制了工程质量,攻破顽石,用心、精心、细心地铸造坦途。
■千百计 保平安
2013年,邢汾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被交通运输部列为首批“平安工地”示范项目。筹建处始终将安全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总的工作方针,坚持将“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设计施工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全面不失重点地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鉴于项目建设所面临的恶劣复杂的现场作业环境,安全生产事故诱因多,安全管理难度大,邢汾筹建处与河北省安监局合作编制了《邢汾高速公路建设期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36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21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了各方安全责任,从筹建处管理者一直到一线施工人员,安全责任层层明晰。
“工人都要在上岗前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据赵文忠副处长介绍,为了使“安全”二字深入人心,筹建处聘请专职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对筹建处、监理和施工单位全体参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专家进行授课,使安全宣传工作成为常态,“我要安全”这几个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全体参建人员的心中。
针对全线重难点工程,筹建处对重大危险源聘请专业安全评价机构进行了辨识和评估,并编制了专项安全方案,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明确责任人,实施动态管理,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围岩分级监控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强了动态监控,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隧道实行进出洞翻牌制度,全面掌握进出隧道施工人员情况;在掌子面与衬砌之间隧道拱角处的合适位置安置逃生钢管,以备应急之用。此外,筹建处还聘请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矿业大学为隧道工程咨询把关,严把安全关。全线15座全长23公里跨越不同岩质和复杂地质的隧道施工,迄今早已完工未出一起较大的坍塌事故,在保安全的同时,参建各方齐心协力,不但优化了设计,还节约了资金,加快了进度。
自工程开工以来,邢汾筹建处集中开展了重大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和专项整治活动,对特种机械设备、“三违”作业、爆破品使用、预防隧道坍塌、桥梁支架垮塌、高处坠落、高填深挖施工及土石方爆破作业和临时用电等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此外,筹建处建立了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制定了各种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开展了防汛、防火、防高处坠落、防坍塌和防触电等应急培训、演练,并对演练的情况进行总结、记录、留像、存档,评估实施效果。通过演练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提高了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倡导“平安工地”创建活动,邢汾筹建处根据自身项目特点制定了《“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层层编制“平安工地”创建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明确创建重点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勇创新 无止境
“走出去、引进来”是创新的动力。“走出去”让邢汾人学习到行业内的技术精粹,“引进来”让他们通过结合项目实际,形成一套可行性的方案,最终得到有价值的,乃至影响全行业的科研成果。
早在2010年,在处领导的带领下,邢汾筹建处一行人员前往京沪高铁、京津高铁、石武高铁考察铁路应用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充分调研后,筹建处决定因地制宜应用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开展了《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研究》,有效提高了桥梁混凝土结构的抗腐蚀、抗冻融及耐久性,又使工业废料得到了有效利用。邢汾高速是河北省第一条大规模探索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高速公路。“过去,电厂的煤粉煤灰堆的很高,如今已变成了平地。”邢汾筹建处工程科靳进钊科长说,这种材料的应用,帮助企业清理垃圾,节约用地。据悉,邢汾高速公路应用高性能混凝土70余万立方米,每方节约30元左右,共节约投资2000多万元。
邢汾高速公路西段为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海拔高差大,长大陡坡多,国内外多条高速公路因为长大陡坡问题造成上坡拥堵、通行能力差,下坡车速快刹车失灵的安全隐患,针对此,筹建处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的《邢汾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与行车安全性研究》和《邢汾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结合现场测试即研究了车辆行驶环境、也研究了车辆性能,基本解决了长大陡坡安全问题,为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设计研究树立了典范。
据悉,2012年中国科协年会公路学术交流会将邢汾高速公路作为现场考察项目,与会代表对邢汾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给予了高度认可与赞赏。2013年10月份法国国家道路研究院一行5名专家对邢汾高速路面施工情况进行了参观和交流,获得了法国同行的广泛好评。
截至目前,邢汾高速公路获得省部级二等和三等奖项7项、厅级奖项8项。以邢汾高速公路为依托的河北省与交通运输部联合攻关项目《橡塑合金(TPE)沥青改性剂路用性能及应用示范研究》、《华北山区公路巨粒土路基变形与稳定特性研究》等也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的省交通运输厅一批重点研究项目已经形成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施工成套技术、隧道围岩快速判定施工成套技术,这将为完善山区高速公路筑路技术做出积极贡献。
■很低碳 更环保
项目伊始,筹建处就要求树立“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力求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环保理念,修一条绿色大道。
邢台七里河岸边堆放着一座有着50年历史、高达100多米、约180余万方的煤矸石山,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污染空气和地下水。为有效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节约占地,保护环境,筹建处与长安大学和青岛海洋大学开展了《高速公路煤矸石粉煤灰路基修筑技术研究》并应用于工程施工。这项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平原区取土难题,节约了耕地、保护了环境。全线共计利用煤矸石约180万方,利用粉煤灰约100万方,利用南水北调弃土84万方,可节约取土及减少废弃物占地约3310亩,节约资金上亿元。
为实现废弃材料在路面中的应用,联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我省与交通运输部联合科技攻关项目《橡塑合金(TPE)沥青改性剂、路用性能与应用示范》。该项目研究新型废旧塑料、橡胶改性剂,利用废旧塑料、橡胶改性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作路面材料,目前已铺设了数公里试验路,全线中面层全部采用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质量经检测优良,综合效益良好,为消灭我国天量的废旧轮胎和塑料开辟了一条崭新之路。
在山区段还利用隧道弃渣和路基挖方进行路基宽填及较好片石用作碎石加工,合格石料用于路面基层,在路基高度小于10米的宽填1米,高于10米的宽填1.5米,此举既消灭了大量的废料,节约了大量的占地,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了路基质量。
为恢复生态环境,邢汾筹建处与国内建设工程生态恢复领域权威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开展了邢汾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及沿线生态系统重构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植物,采用生态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的理念,积极营造“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丽邢汾画面。
■利剑悬 警钟鸣为预防职务犯罪,筹建处与邢台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成立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积极贯彻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警钟长鸣、利剑高悬、常抓不懈、防微杜渐”十六字方针,认真开展了多次专项治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使每项工程建设有人抓,廉政纪检有人管。
筹建处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成立了由一把手为领导的领导小组,由魏兴光副处长主管,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还在筹建处网站上开设“十公开”板块,设立“十公开”公开栏对外公开相关信息,使施工单位对我处的办事职责、办事程序和流程,更加明了。此板块作为样板被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推广至全省。
在贺坪峡大桥贯通合龙的时候,当地洺水村里的一位名叫王永奎的老人,写了一首题为《赞筑桥英雄》的诗给建设者:“一桥飞架大峡谷,南北天堑变通途。百丈桥面悬空接,鬼斧神工巧浇筑。建桥儿女多奇志,全凭智慧与技术。若要煮酒论英雄,鲁班李春叹不如。”
老人的诗写出了百姓对建设者的认可,赞誉了筑路人的智慧。大道如砥,壮歌飞扬,“冲破山门终成龙”的梦想就要实现,这条连通西部能源重地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东西大通道即将通车,我国北方经济发展带上又将出现一颗闪亮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