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圣诞季”出口乏力 个位增长将成常态

2013-12-3 11:27: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临近年底,中国外贸数据再次牵动人心。
  11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要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外贸8%的增长目标难度较大。今年外贸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外部需求乏力、综合成本攀升、国际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2013年仅剩不多的时间里,若出口不能实现突破性增长,将全年外贸增长拉回8%红线之上,中国外贸将连续第二年交上“不及格”答卷。11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1—10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4万亿美元,增长7.6%,与年初制定的8%增长目标仍有差距。
  入世10年来,中国外贸年均增长达到21.6%,外贸出口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去年受外需下滑影响,外贸增长从前一年的22.5%下滑至6.2%。进入2013年,外贸出口的月度增长数据不时在正负之间徘徊,外贸增速已不再是周期性的短暂下探,结构性调整依然在进行。
  多位外贸专家表示,即使未来外需好转,中国外贸出口也很难回到3年前20%的高增长,个位数的缓慢增长将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常态。劳动力优势以及入世红利逐渐消失,外贸增长需要新引擎。
  “圣诞季”出口乏力
  出口企业“圣诞订单”的平淡业绩,使得今年外贸实现“保8%”增长的目标变得愈发艰难。
  11月25日,电器连锁商百思买(Best Buy)在美国数州的门店前,有人支起了帐篷,排队等待感恩节的大减价。“1美元电视”、“低至2折”等打折促销,让美国这些年来“黑色星期五”(感恩节后第一个星期五)的购物狂潮一年高过一年。感恩节后,圣诞、元旦接踵而来,欧美各国开始进入全年最热闹的“年终购物季”。
  大洋彼岸的购物热潮,牵动着中国的经济神经。按照往年惯例,打折季商品要在11月运抵欧美市场,9月、10月往往是中国企业接单出口的高峰期,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形势堪忧,6月份外贸增速已经降至-2%,全年进出口能否实现8%增长的既定目标,下半年的“圣诞订单”至关重要。
  10月23日,第114届广交会二期开幕,二期的参展企业囊括了玩具、礼品、家居装饰等行业。展厅里硕大的圣诞树、和蔼的圣诞老人、拉车的驯鹿,引来大批客商驻足,不少参展商希望在广交会上“打一场翻身仗”,一些上半年利润下滑过快的外贸企业,对于“圣诞订单”寄予了很大希望。
  然而几天下来,出口企业的热望开始冷却,近七成圣诞礼品企业今年接到的订单有所下滑。多年来,广交会一直保持20万人以上采购商的水平,今年减少至不足19万人,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3%。
  自创立至今57年来,秋季广交会一直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每年的秋季广交会恰逢西方圣诞节消费高峰期前夕,其订货和成交情况,通常成为全国“圣诞季”出口走势的缩影。
  11月8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0月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仅5.6%,与去年11.6%的增长相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9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长-0.3%,与去年同期9.9%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现在很多企业只敢接短单、小单,出口额自然不高。年初签订合同时尚有5%的利润,但考虑到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等因素,一年下来,到年底交货时很有可能就是负利了,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都不敢接长期订单,造成了“圣诞季”许多出口企业业绩平淡。
  沈丹阳表示,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广交会上企业接单信心不足,所接83.8%都是6个月以内的中小单。未来两个月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外贸还将面临持续的、多方面的困难,要完成全年外贸8%的增速难度比较大。
  个位增长将成常态
  低于8%的个位数增长,或将成为未来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常态。中国外贸出口增速从3年前平均20%的高增长,降至如今的个位数,跨国公司将生产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是主要原因之一。
  几年前,在越南北宁省小镇开一家高档韩国烤肉店还是一件颇有风险的投资,而现在这里的韩式餐厅每天都挤满了韩国客人。2008年韩国三星宣布将在这里筹建年产1亿部规模的手机工厂,如今生产车间里工人24小时组装着“Galaxy S4”等最新款智能手机,其中90%用于出口。今年三星将在越南的出口目标从去年的127亿美元提高到165亿美元,并开始筹建在越南的第三家新工厂。
  此前,世界上约有一半的智能手机产自于中国,而2013年,预计仅三星在越南生产的智能手机产量就将占全球市场两成份额。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外资企业将出口生产基地从中国内地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速度超出预期。
  沈丹阳表示,今年1—8月,中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美国、日本、欧盟市场份额分别为46.8%、66.4%和42.9%(1—7月),比2012年同期分别下滑0.7、1.7和1.8个百分点,产业和订单对外转移加快是未来中国外贸增长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虽然大规模的外商撤资并未发生,1—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亚地区中心总代表酒均表示,近期外商在华新增制造业投资,已经从将中国作为生产出口基地,转为关注中国本地市场,产品本地研发、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本地化”策略不断加强。原本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建立出口生产基地、产品出口欧美的企业正在撤离中国。
  三星、丰田、日产等在华外资从“出口”转“内销”,已经开始在宏观上影响中国的外贸增长,11月21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10月中国外资出口增长仅1.4%,远远低于同期外贸出口7.8%的增长率。
  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额的半壁江山,2013年外资出口失速显然拖累了中国外贸的整体增长。与中国外贸的萧条相反,越南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越南出口总额约1199.7亿美元,同比增长15.1%,仅前8个月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就高达116.8亿美元。
  越南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裴辉煌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越南出口快速增长、对美顺差最大的原因,在于外资企业在越投资的快速增长,现在约有100个国家和地区在越南进行投资,这些外资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出口额。跨国公司将生产出口基地从中国向越南等国转移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越南也在积极与全球各国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降低越南到各国的出口关税,促进外商在越建立生产出口基地。
  外资转移的速度超出预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微博)近期研究表示,中国出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出口市场份额增速下降,而非外需乏力。10%左右的出口增速可能成为未来出口增速的中位数。
  民企出口或成外贸增长新引擎
  入世10年来,中国迅速融入全球跨国公司产业链,外贸出口攀高至年均20%的水平,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在酒均看来,“现在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微妙的转折点”。劳动力优势以及入世红利逐渐消失,外贸增长需要新引擎。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出口有望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在海关总署进出口企业性质统计中,仍然将民营企业出口简单归纳为除国有、外资外的“其他企业”,然而其1—10月出口额增长达到20.2%,明显高于1—10月中国外贸出口7.8%的平均水平。
  民营出口企业中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出口方式灵活。例如Google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方式,可以跳过层层采购商、批发商,直接将货物从生产者送到消费者手中,缩短贸易环节,大大降低成本,企业利润率一般可以从传统出口企业的5%上升至56%。
  Google公司预测,2016年全球电子商务零售总额规模与2012年相比将会翻番,同时在线支付、物流等基础设施也会得到改进,全球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将更多地通过网络平台被联系到一起,例如现今中国外贸增长不断下滑,但“buy from china”这一关键词在全球买家一端的搜索量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
  缩短贸易环节、降低成本是大多民营企业从事外贸的思路。周德文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民营出口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做外贸,甚至直接到出口国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的民营企业已经越来越多。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岳建忠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近期许多重型机械行业企业一改设备出口的模式,在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建立工厂,在本地进行生产,产品不仅在当地销售,还进口回中国。为此协会已经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办事处,为投资当地的中国企业服务。
  然而这一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反映,在产品进口回中国过程中遇到多方阻力。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表示,此前30年,中国一直实行类似进口替代战略,进口、出口政策实际是二元的,鼓励出口、抑制进口,这在当时促进了中国外贸的发展,然而现在我们应当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贸易政策,这意味着整体思路的转变。中国应当切实降低进口关税,这样进口产品在生产端才能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中国的生产成本,以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促进外贸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