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急建言 自救谋生路

2013-12-2 11:1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曹亚慧
    对大多数货代企业而言,近两年整体经济不景气,航运低迷,货代行业普遍亏损,对“营改增”后刚性上升的成本更是手足无措。“企业目前只能自己想办法来消化,由企业多承担些税负。”上海一家货代企业负责人称。有的企业则把增加的成本转移到客户的身上。“船公司跟我们收,我们就跟贸易公司收,目前在做的业务也是按一定的利润比例来做,低于这个比例的单子我们觉得就没必要接了。如果客户不接受这个税的话,我们这单业务就不成交。”而这样直接导致有很多订单就接不下来了,一些企业已深陷亏损。
    不仅如此,在出口商的要求下,部分货代企业为生存纷纷到香港、海外新开转账公司,并转资金外出,贸易商也纷纷改变国际结算方式,将运费和保费等改境外支付,对我国国际货代业打击很大。因此,企业更多的期待政府能够针对货代行业特殊性重新制定规则。
困境待解
    国际货代是联系货主和运输企业的纽带,既整合了众多货主的货运需求,又能够安排多个运输企业承担国际运输服务,不仅给货主和运输企业带来极大方便,而且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在经营业态上具有“多对多”的配比关系,是国际货物运输的重要辅助业态。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国际海运、空运业务是通过国际货代业完成的。这种集零为整的服务方式,有效解决了货源和运力的匹配问题,有利于满装满载、集约化经营,减少资源消耗,扩大服务贸易,进而提高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
    自今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针对国际运输服务及其辅助业的部分条款不完善,导致国际运输业务链中不同环节的纳税混乱,而国际货代业抵扣链条不完整,货代企业绝大部分收入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需要全额纳税,税负大幅增加,且税负难以转嫁导致整个行业发展面临困境。与此同时,也将增加中国货主的负担。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对于国际运输中的货运代理人来说,因为接收到的运费发票为零税率,无法抵扣,而他们需要开出全额的运费发票给委托方,因此需要交纳6%的增值税,相对于之前货运代理人按运费收支的差额纳税,税费大幅度上升,甚至产生负数。这势必促使货运代理人需要增收6%的“代理费”来平衡业务收支。
    而仓储、堆存、货代、船代、港口码头服务、装卸搬运等,被归入“物流辅助业”按6%标准纳税。如果国际班轮在华委托船代企业开展船舶代理业务,包括代收代付海运费,则他们开给船代企业的发票为零税率,而船代公司开出的发票需要交纳6%增值税,是按运费全额纳税,则船代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也势必转嫁6%税费。
    从目前情况看,国际货代业已经从传统的收发货代理和收取客户佣金发展成为整合国际运输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一票到底,一站式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业务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揽货、订舱、托运、仓储、包装、装卸、中转、分拨以及报关报检、货物保险等与国际运输相关服务,还包括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快递、合同物流等新兴物流业务。
    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货代的整个服务链条是非常复杂的。而仅仅允许“国际运输服务者”按零税率开票并不合适。这样就造成了货代企业能得到进项发票的项目比较少,在进项税抵扣中“断链”,实际增加了税负。对此,有专家指出,在涉及“国际运输”的业务链中,建议要么业务全环节实施零税率,要么全部实施6%增值税率,或者从班轮公司源头,到船代、货代及其辅助业各环节均实施零税率,则比较合理。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国际货代服务作为国际货物运输辅助服务,比照国际货物运输服务实行免税或零税率政策。
急盼援手
    目前广大国际货代企业迫切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切实解决行业面临的紧迫问题,对于处在“水深火热”大环境中的国际货代企业来说,急需各方面“出手”相救。
    正是鉴于上述原因,为完善国际货代增值税试点政策,今年7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简称 “中物联”)在收集行业诉求、开展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报送了《关于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建议的函》(物联秘函字 〔2013〕20号),建议对于在中国境内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免征增值税。
    但至今,行业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对此,中物联专门组织召开了重点物流企业贯彻“营改增”政策座谈会。行业企业普遍反映,今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简称“37号文”)中取消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按营业税规定差额计算销售额的规定,对我国国际货代业带来严重影响,并将影响到我国国际运输业的竞争力和进出口贸易的国际地位。中物联在综合分析行业诉求后认为,37号文取消上海试点方案中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差额计算销售额 (简称“差额纳税”)的有关规定,或许还有待商榷。
    根据中物联分析,从长远来看,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全面扩围,取消差额纳税政策是大势所趋。但国际货代是联系货主和运输企业的纽带,是国际货物运输的重要辅助业态,商业地位极为重要。由于该行业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如果单纯取消差额纳税,将给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和行业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对我国国际运输业和进出口贸易带来巨大冲击。
    基于此,今年10月,中物联再次致函国家税务总局,建议对于在中国境内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免征增值税。国际货代企业不得向客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提供国际货代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予以转出,不允许抵扣。这样就可以解决取消差额纳税后对行业税负的影响,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
自救谋生
    受制于我国国际贸易结构和条件,目前中国出口贸易中FOB条款的比例达80%以上。出口货物中FOB条款比例的绝对优势和持续增长的趋势,使单纯依靠海运费差价赚取利润的传统货代企业生存的空间逐步缩小。一方面是市场不景气,一方面受“营改增”所带来的影响,货代企业“苦日子”好转短期难现,企业必须开展“自救”。
    我国的货运业虽然在近些年得到快速的发展,但还没能形成较为成熟、优质的服务链,也没有能够担当主导者地位的企业个体;货代行业企业多、规模小、服务弱、秩序乱,没有产生具有全球多式联运网络和能够组织全球货源的国际货运代理人。目前国内货代企业普遍存在业务环节少,服务简单,各业务收费环节的利润率下降,大客户所占比例不高,可控货源少,相应增值服务能力弱等问题。该如何通过集约化经营,扩大服务链条,提高竞争力,是国际货代企业急需要考虑的问题。
    货代助手平台物贸在线市场总监刘作云指出,“货代核心竞争力一是服务集约化,二是集货能力。关键是要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寻找平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断提升集约化服务能力、集货能力和现金流流转速度。这是货代走向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货代走向O2O电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谁能抓住这个趋势,谁就掌握了行业重新洗牌的新的机遇。”
    同样,在深圳市阿里运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捷看来,货代走电商之路是大势所趋。例如,中国最大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最大的航空货运和国际快件代理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月30日成功推出国内首个跨境物流电商平台——中国外运航空货运电子商务平台。10月31日,又宣布推出海运电子商务平台——“海运订舱网” (已于8月1日上线),为传统货代插上了电子商务的翅膀。这将赋予货代企业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带来国际货代产业的升级。
    面对“营改增”下货代企业的当前困境,王捷接受采访时指出,破解国际货代的当前困境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一、大型的货代企业应当适当缩减规模,同时加强内部销售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二、重点着手海外FOB市场的开发,有能力的货代企业应该走出去,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三、尽快设立海外账号,以应对客户要求海外结算的诉求,力求生存下去。四、在这个创新的时代,传统货代企业应去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来加强自身在外贸大环境中的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