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商务部“助阵”中小企业国际化

2013-1-21 10:41: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六百多名中国中小企业家,每人花两万多元的入场费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中小企业论坛。其中有一批实干派企业家不想浪费这三天的参会时间,用各自的方式在论坛上向中外政府和贸易促进机构寻求支援,追问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道路。  面对中小企业提出的众多国际化难题,外交部与商务部的参会官员也纷纷出谋划策,表示将持续推出措施引导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
  中小企业“求援”
  1月18日下午,段启云很早就进入会场,坐在第一排等待中国与东盟经贸的分论坛开始。他目标明确--争取与台上演讲嘉宾交流。
  作为云南省保山市蓝光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段启云正打算去老挝投资生产LED灯,因为老挝的劳动力价格优势非常明显——“老挝工人月薪250元就行,国内得2500元”。但他担心在关税上遇到障碍,缅甸市场狭小,他在缅甸制造的产品还得返销中国或出口柬埔寨,关税太重的话就无利可图。
  他想找演讲台上的老挝驻华商务参赞坎班·胜通纳帮他解决这个担忧,也想向海关总署关税司原产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平请教如何利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关税优惠政策。
  段启云并不“孤单”,1月17日晚上,当绝大多数参会代表正享受晚餐之时,辽宁任邦集团总裁付永烈正试图组织一场国际化元素十足的另类新闻发布会——用英文主持宣传他的水泥制品与制造设备,却省略提问环节,他设定的目标听众并不是台下的媒体记者,而是台上的几位东盟国家驻华商务官员。付永烈正打算到东盟国家投资设厂,迫切需要获取当地政府以及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支持,所以试图用这场发布会表明他的投资诚意。
  与这场粗糙而朴素的新闻发布会相比,常熟一名从事油井钻管的商人手段要高明得多,他说他很早就与这次论坛上最重要的嘉宾--俄罗斯前第一副总理尼古拉耶维奇谈合作,让对方公司在俄罗斯代理他的产品。
  他们的举动透露出中小企业国际化能力的欠缺,都希望在获得政府的支持之后,才敢放心投资。付永烈这些年在蒙古、越南、印尼考察过很多投资项目,都因为缺乏政府“背书”而不敢出手。
  政府部门“助拳”
  在帮助中小企业出海方面,成都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局局长汤继强可谓经验丰富,他在博鳌也向参会者分享了扶植中小企业出海的经验。成都高新区的上千家软件公司中很多都做海外软件外包,都是几十上百人的高科技中小企业。
  汤继强说,高新区帮助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最核心优势,就是能够提供优秀的政府服务。中小企业走出去可能需要通过很多政府部门的行政手续,这对于小企业而言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高新区就能够非常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汤继强喜欢举尼毕鲁公司例子,这家公司开发“银河帝国”游戏上了苹果公司的APP商店之后非常火爆,一度超越“愤怒的小鸟”成为排行榜冠军,但是却碰上外汇管制问题,员工等着发工资,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笔收入在香港的账户里面拿不到。最后是高新区协调了外管局等政府部门,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面对中小企业在论坛上提出的众多国际化难题,外交部与商务部的参会官员也表示将推出措施引导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表示,中国商务部已经建立一笔专项资金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并鼓励中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扩大海外市场,还会拓宽外贸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中小商贸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补贴。
  在国际合作当中,商务部还推动在其他国家建设境外经济合作区,以帮助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未来会继续拓展中小企业的国际合作,通过金砖国家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构或双边沟通渠道,搭建更多的对话平台促进中小企业的交流,积极拓展在新能源、绿色环保、创新技术、服务外包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合作当中给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也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献计:首先加强调研,加强对市场动态、投资国国情、竞争对手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做好风险评估。其次,海外经营过程当中特别是要加强安全能力的建设,加大安保的投入。第三要加强协作,走出去的中小企业要相互协作,及时地与当地企业商会、行会、协会建立联系,与中国驻外使领馆保持密切联系。第四,注重公关,改变“多做少说,沉默是金”的观念,要“做得好更要说得好”。最后要学会追求共赢,注重回馈当地的社会,尽可能避免抢人家的饭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