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流通行业10大新闻

2013-1-16 9: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
    为了更好地记录下中国建材流通行业兴衰得失,经全国150余家各大主流行业媒体及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信息采集员评选,评选出“2012年中国建材流通行业十大新闻”,让我们还原这一年的那些特殊时刻。
    1.《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 《国内贸易发展 “十二五”规划》出台,合力促建材流通业发展
    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的总体目标。明确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创新流通方式、提高保障市场供应能力、全面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培育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规范市场秩序、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开放等主要任务。2012年9月,《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也随之出台,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台的有关国内贸易的规划。该《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国内贸易的发展战略、政策导向和政府工作重点等。《意见》和《规划》的颁布对全国建材流通规划的制定和流通体系的建立,打破重生产、轻流通的局面将起到推动作用。
    2.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与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联合发布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 (BHI)
    2012年8月30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由两部门共同正式发布。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是根据每月全国建材家居市场的有关统计数据,汇编、整理后编制的首个全国建材家居宏观指数,它反映了我国建材行业中装饰装修材料及家居用品的景气程度,同时反映了我国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及人民群众的家庭固定资产消费信心,也为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冷热提供了佐证。
    3.在 “寂寞”中爆发,家居电商“11.11”崛起
    2012年的“11.11”网购狂欢节再一次刷新了网络零售数据:天猫“11.11”当天销售额132亿元,令人惊喜的是,在这次淘宝“11.11”大促活动中,家居类产品异军突起,在品牌的销售额排行榜上,家居品牌名列前茅。其中,不仅全友家私当日成交量突破一亿大关,打破了天猫平台家居类产品销售的历史记录,其他品牌也集中爆发,统计数据显示,“11.11”当天家具品类电商的总销售额接近3亿元,多个品牌销售额喜人。
    对于以上的数据,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家居品牌在“11.11”促销中集体爆发,足以为当前委靡的家居市场以及仍处于探索阶段的电商渠道注入一针兴奋剂;忧的是,家居电商起步较晚,假若家居产品在电商大战中也出现了价格不实等问题,很容易破坏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另外,家居产品如果处理不好物流及后期的安装售后服务,可能会让家居的电商伤在起点上;再者,这次在电商大促中异军突起的家居品牌中,绝大部分仍是传统品牌,如果处理不好电商渠道与传统渠道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挤压了传统销售渠道,导致顾此失彼。
    4.北京建材家居企业频现关门撤店
    2012年3月,位于北京西四环有12年历史的“京城八大灯饰城”之一的“八方龙”灯饰城,改作花鸟市场。自此之后,兴隆家居建材城、金开利德家具卖场、东方家园立水桥店、百安居桥北店、居然之家大东发店等,或者关门,或者撤场搬迁。据统计,从2011年8月以来,北京12家各类建材家居卖场正式关门,另外还有5家商场正在准备搬迁或撤场。不光是国内建材家居企业,美国建材巨头家得宝突然在2012年9月13日下午关闭了在华所有7家建材门店。在突然关门两天后,家得宝(中国)当月15日发表声明表示,自2012年9月14日起关闭在中国的所有7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公司的业务重点将转型到专业零售店和网上销售。据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调控只是外因,国内建材家居卖场近年来的盲目扩张,行业的恶性竞争加剧才是其主要原因。
    5.我国建材流通业两项新标准实施
    由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负责起草的《环保型建材及装饰材料技术要求》(SB/T 10727-2012)和《建筑装饰材料流通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及等级划分》 (SB/T 10724-2012)两项标准由商务部于2012年8月1日发布(商务部公告2012年第47号),并将于2012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环保型建材及装饰材料技术要求》(SB/T 10727-2012)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保障广大消费者对建材及装饰材料环保性能的知情权,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筑装饰材料流通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及等级划分》 (SB/T 10724-2012)标准的实施将使企业的资质、经营场所、设备及人员素质等基础条件和采购、销售、贮存、信用和财务等经营管理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
    6.北京试点家具 “以旧换新”,消费者可享10%补贴
    2012年11月1日起,北京市商务委宣布开始试行家具“以旧换新”政策,为期一个月。其间,个人消费者在试点的5家家具销售企业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集美家居、城外诚家居、蓝景丽家购买四类家具(柜体、沙发、床具、桌椅,而且必须可以移动。不可移动的例如:橱柜、步入式衣柜等则不符合要求)并交送旧家具时,将可获得家具销售价格10%的补贴,补贴由政府和家具销售企业各负担5%。单件家具的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元。《办法》还规定,家具销售企业应及时向购买人兑付补贴,不得随意或变相提价;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有关质量要求的家具产品,侵害消费者利益;不得采取任何方式限制消费者同时享受企业促销优惠和政府以旧换新试点补贴。
    7.建材家居 “CBD模式”,开创中国家居产业新时代
    经济危机重创之后,中国家居产业逐渐开始重新寻求定位,家居CBD模式应运而生。如:金马凯旋家居CBD,香江全球家居CBD。以香江全球家居CBD为例,它在全国重点城市建立全球家居交易集散平台——香江家居品牌工厂批发城,打造全球最大家居交易集散平台,构建全球家居商贸流通网络。香江全球家居CBD囊括了中心商业区、中心会展区、中心物流区等八大板块,并容纳了家具、装饰建材、家居饰品等几十大品类的工厂进驻经营,几乎搭建起一条中国家居行业的产业链。
    分析人士认为,建材家居CBD模式不仅开创中国家居产业新时代,而且它“不止是着眼于流通,而是拓展了流通概念”,是家居产业与流通业相结合的产物。
    8.儿童家具新标准,安全环保成关键
    儿童家具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家长的关注,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这是我国首个针对3~14岁儿童家具颁发的新标准,该标准把安全环保列入关键条款,并于201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了解,儿童家具新标准对家具中普遍存在的有害化学成分做了严格限制,此外还对产品的外观、性能和安全与否有严格要求。
    9.“达芬奇”售假判例公开,被判退还货款323.4万元
    2012年7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法院开庭审理了原告魏某与被告杭州“达芬奇”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当庭判决被告“达芬奇”返还魏某人民币300多万元货款,并赔偿损失70万元做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决“达芬奇”退还魏某钱款总计人民币323万多元。
    2011年,“达芬奇”售假被央视曝光后,风波持续了近一年时间。因为“达芬奇”拒绝退货,众多感觉被骗的消费者陆续向全国各地法院提起诉讼,但一直没有判例公开。
    10.玻璃期货上市,交易门槛低受热捧
    全球首个玻璃期货于2012年12月3日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玻璃期货是我国首个采取完全厂库交割的期货品种。根据郑商所公告,玻璃期货首批上市交易合约挂牌基准价为1420元/吨。
    玻璃期货交易手续费收取标准为3元/手。而自上市之日起,玻璃期货合约当日开平仓手续费减半收取。玻璃期货的保证金为6%,每手玻璃20吨,按照1420元/吨挂牌基准价计算,每手合约价值为28400元。作为国内期货市场上2012年第二个亮相的上市品种,由于其交易门槛低,业界普计玻璃期货有望成资金热捧产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