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面临新一轮洗牌将何去何从

2013-11-18 11:40:00 来源:中国航贸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大力发展现代化港口服务业
  据ALPHALINER数据,目前全球前十班轮公司,合计共拥有13300TEU以上级集装箱船舶订单151条。其中,61条已经交付,其余90条将会在2016年之前交付。航运联盟化后,将提高运力配置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同一产业链,将提升对港口的服务水平要求。
  我国沿海港口应顺应世界港口发展趋势,向港口服务的物流化和高端化发展,并从被动顺应向主动适应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化港口服务业,积极参与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发挥港口的独特作用并增加投资收益。港口需以客户最终需求为中心,充分考虑自身在区位条件、基础设施、集疏运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各有侧重的布局装卸货种、航线配置,实现互补性的发展,最终提高对于客户的综合的服务水平。
  港城联动共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港口作为对外交往的门户,带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作为港口的重要依托,也为港口发展提供了各种支持。将港口与所在城市融为一体,并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和发展整个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这种模式具有港口社区、港城一体化、港口发展绿色化的特点;港口的规划、建设和布局应与所处的城市乃至所处经济圈的整体规划、布局相一致,二者合二为一;城市在规划产业布局时以港口发展为重要考虑对象,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充分考虑港口对城市交通设施的要求;港口的发展不会影响到社区内各方的利益,并在利益上与社区内各方实现共赢;港口大量应用绿色技术、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生态技术,与所在社区的环境和谐相处;港口是环境友好的绿色港口并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使港口、产业、城市相辅相成、相融相促,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推进港航共建,加强港口间深度合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港口与航运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振兴海运业。振兴海运业,必须加强港航合作。
  航运业与港口业是兄弟行业。航运企业与港口企业应加强沟通与交流,互相帮助与扶持,同心协力,团结合作,互惠共赢,承担起促进行业有序发展的社会职责;在法律与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实现资源结构的调整与重组,构建合作联(合)盟机制,走合作共赢之路,共同促进我国航运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港口间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一是可以实现港口间横向资源和功能互补,二是可以实现与港口业上下游价值链相关行业的纵向职能互补。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共同构建层次合理的沿海港口集疏运体系,共同提高我国沿海港口整体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共同服务于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2014年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为复杂,新兴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增加港口生产的波动,国内新一轮产能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将极大的影响港口大宗货类,沿海港口总体将保持较低速的平稳增长。因此,中国的港口建设要集装箱化、深水化;港口服务高端化、一体化;港口运营地方化、民营化;港口竞争网络化、集群化;港口企业整合化、联盟化;港口管理信息化、绿色化;港口规模大型化;港口生产市场化。港口间继续加强在管理优化、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级,增强自身核心竞争能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客观条件影响,任何一个港口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必须抢准点、定好位,要在新一轮港口大洗牌中抢得先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