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设立 物流也“借势”升级

2013-10-23 9:5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 “上海自贸区”或 “自贸区”)正式挂牌。随着自贸区的挂牌,以及自贸区概念的不断发酵,使“中国制造”进入国际化的速度工厂,与此同时,一系列机遇将使中国物流业面临一场盛大的开局。 
  
  众多企业纷纷寻找自己的发力“支点”,以求撬动更大的商机和利润。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带动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多元 “淘金” 
  
  自贸区挂牌,对上海、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金融业、物流业、服务业等几大产业,无疑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契机。 
  
  上海将因自贸区成为更大的国际物流集散地,拉动国内现代化物流服务的整体市场需求。业内人士表示,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有力提升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国际航运市场上的地位。物流服务市场也将进一步得到扩展。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 
  
  上海一家航运企业业务负责人表示:“全球航运业低迷时期,上海自贸区设立为航运业带来重大利好。”上海自贸区试点将直接带动货物吞吐量的激增,以及往来贸易产品数量的成倍增加,让国内航运业再次看到市场的转机和希望。 
  
  “自贸区成立之后,上海货物、集装箱吞吐量肯定会进一步增加。对物流货物的转运、航运的服务周转、加快航运体系的完善、仓储等方面,都会带来推动。”上述负责人提到。而为了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公司的新业务在积极筹备。 
  
  同样感到机遇来临的,还有上海本地的仓储企业。在很多人看来,上海自贸区设立无疑是给上海仓储业注入一剂“兴奋剂”。 
  
  在上海一家保税物流公司工作的刘经理告诉记者:“贸易便利化是自贸区最基本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物流仓储。自贸区设立后,保税仓储市场会获得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在他看来,从自贸区批准设立到自贸区正式挂牌运营,与之相关的保税物流仓储市场已经明显开始升温。
  
  据了解,上海自贸区挂牌前后,这里的仓储等工业地产愈发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这都是基于市场对自贸区驱动力将引发后续强劲的物流仓储需求的一种“条件反射”。 
  
  此外,上海自贸区仅挂牌几天后,10月7日,海关总署又推出了国家跨境贸易电子交易试点——“跨境通”电子商务平台,预计最快本月底前就可上线运行。而据初步了解,“跨境通”业务即境外的海淘网站只要缴纳关税,就可以向境内居民销售商品。“跨境通”最大创新在于物流上采用上海自贸区的“仓储保税进口”模式,在保证货物来源是国外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 
  
  “跨境通”带来的海淘快递业务,对国际快递业务会有一个重大利好影响。圆通快递董事长喻渭蛟曾就自贸区指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可以让圆通的国际化发展至少提前3~5年,到2020年圆通快递的国际业务将由现在的2%提升到15%~20%。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大型的国内快递企业如果能够抓住此次契机发展国际业务,将对加速国际化业务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自贸区越是繁荣,对物流业的依赖也越大。通过自贸区平台实现贸易、金融、物流与国际市场真正融合,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物流业予以保证。
    
  “借势”升级 
  
  自贸区设立给物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一些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形势下,需要打响物流“升级之役”。“自贸区概念”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贸易+金融+物流”的整个轮盘的转动,而在这个轮盘上的物流企业需要顺势而为,跟上自贸区步伐。 
  
  目前,自贸区不但影响航空、海运、港口等传统业务板块,也将影响的触角伸向了国际电子商务及快递等新兴市场。在自贸区所带来的大货量、多重业务机遇的同时,功能多元化的自贸区需要多种货运业务,这对物流企业是挑战。 
  
  例如,此次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提到:“鼓励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探索在试验区内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开展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自贸区的大宗商品贸易对物流企业是较大的利好。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大宗商品国内运输,国外进口,国内进口均涉及到大量的物流流程,尤其是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对物流、仓储等提出了较高的标准。需要的新型物流企业在为国内外大宗商品贸易交割提供便利过程中,满足国际贸易中的物流需求。 
  
  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货主对物流服务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要求将更为严格,传统的两点之间的货物运输已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要。需要能够提供从国内卖家到国外买家之间的全程“门到门”国际物流服务。这就需要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要以全球化视野,在细分市场对标全球领先企业,尽快提升服务能力。在多元化的货运业务需求下,物流企业必须要改变单一的、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开展各种增值服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自贸区所需要的货运服务相比,一个更大的舞台是自贸区带来的供应链服务大市场。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尚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怡亚通在上海自贸区所涵盖的4个海关监管区中的三个地方已建立有3家子公司:位于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怡亚通物流有限公司、位于外高桥保税区的上海怡亚通仓储物流有限公司、位于洋山保税港区的上海怡亚通临港供应链有限公司,以及在洋山港仓储供应链基地正在建设中。 
  
  杨尚农指出:“因为公司本身在自贸区里面就有仓储服务基地,我们在自贸区里面可以提供仓储服务,而且在国内我们服务的是大量的世界500强企业,自贸区设立以后对我们服务国外企业就更方便了。” 
  
  他提到,目前公司已经开始着眼于自贸区的功能研究,并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要获得自贸区所带来的红利,“最根本的是从企业自身服务角度出发,前提是做好为客户提供保值和安全的服务,做供应链首先货物处置的能力要求更强,怎么去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我们在服务能力上升级。”
  
  事实上,机遇与挑战从来都是分不开的“两兄弟”。在很多人都在想如何去分享自贸区带来的红利的时候,上海兰生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国庆却在思考一个现实的问题——自贸区设立后是否会带来仓储租金的大涨,他表示担忧。 
  
  他告诉记者,自贸区设立后使货物从码头到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在手续上更快捷,对于客户来讲,原来从码头到自贸区可能要一天时间,现在可能当天可以进,对于客户来讲效率提高了,周转快了,而这个利好作用不是体现在物流服务商的运作上面,而是体现在货主的效率和成本节省上面,对物流服务商没有直接利好。相反,他提到,受自贸区概念炒作的影响,未来外高桥保税区等仓库租金都有上涨的可能。而这个成本上涨,对于物流供应商来说是成本的增加。这种成本的增加是不是能够通过受益自贸区所带来的业务量的提升而摊平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随着自贸区贸易便利化,自贸区内外的物资流通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自贸区全面运行后,对区域内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自贸区面临的现实挑战是,我国现有物流园区,包括公路港、内陆港等,如何与自贸区实现服务能力和管理方式的对接。目前在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缺口,自贸区内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也会水涨船高,这一切都是即将面临的挑战。 
  
  值得肯定的是自贸区的综合性功能也会引导物流企业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国内企业从采用单一的服务模式到采用多元化服务手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服务质量以适应国际竞争和市场需求。在某种意义上,贸区的设立还有助于提升物流企业更快地与国际物流接轨,同时,也将引导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