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增价稳 国际船市“暖”气袭人

2013-10-14 10:38:00 来源:中国海事服务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际船舶市场在经历了长期的低迷后,终于迎来了“回暖”的曙光。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1119艘、7270万载重吨,按载重吨计,同比增长101%。国际新船价格也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从年初的126点上涨至目前的129点。这种“量增价稳”之势给久处困顿之中的造船企业带来了一丝惊喜,同时也让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增强了信心。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目前还不能断定国际船市将从此走上“反转”之路,但其走出低谷的势头已经非常明显。船企应密切关注国际船东在订造新船方面的动向,认真研究市场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订单大增 骨干船企收获颇丰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船舶市场反弹迹象明显,新船订单成交量同比增长迅猛,全年有望超过1亿载重吨。”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包张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中国、韩国和日本的骨干造船企业来说,今年的“收成”与前两年相比,还算不错。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今年1~8月份,中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349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9.3%。其中,39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330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3%;这39家企业承接的出口船订单量为3109万载重吨,同比大幅增长25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承接的新船订单主要都是出口船舶,而且集中在少数骨干船企手中。”包张静分析,今年年初以来,国际船东尤其是欧洲船东订造了大量新船。一方面,国际新船价格已经明显跌至谷底,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另一方面,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增多,这对于航运市场来说是利好,进而激发了国际船东下单造船的热情。“订单集中在少数骨干船企手中则说明,船东在订造新船时,不再只看重报价,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船企的品牌知名度和技术实力上。”包张静说。
  韩国船企今年在接单方面也取得了骄人业绩。据克拉克松公司统计,1~8月份,韩国船企承接新船订单244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4%。其中,现代重工承接商船和海工装备订单共计112艘(座),金额为196亿美元,完成年度接单计划的82%;三星重工新承接订单的总金额为107亿美元,也完成了年度计划的82%;大宇造船海洋承接商船和海工装备订单34艘(座),合计金额为91亿美元,占全年计划指标的70%。针对国际船市出现的良好势头,韩国造船界人士普遍表现出乐观的情绪。有分析认为,船市回暖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韩国船企将从中获得不错的收益。该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专业课题研究组首席研究员梁宋书表示,韩国船企在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LNG)船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接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其能够在船市尚未完全回暖的情况下取得良好接单业绩的主要原因。
  日本船舶出口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8个月,该国船企承接出口船订单220艘、420万修正总吨;按修正总吨计,同比增长93%;其中包括15艘集装箱船、193艘散货船和9艘油船订单。截至8月底,日本船企手持出口船舶订单量为587艘、1186万修正总吨。“受益于日元贬值以及节能环保船型的开发,日本船企今年年初以来在散货船接单方面实现了突破。”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领域专家孙崇波告诉记者,近年来,受船价低迷的影响,加上与韩国、中国造船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日本造船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该国政府加大了对造船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日本船企继续实施资源整合,对内加强合作、加快结构调整,对外开拓新兴市场、扩大业务领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具体船型方面,LNG船和液化石油气(LPG)船今年的表现颇为抢眼。受美国将大量出口页岩气这一消息的刺激,这两型船的订单量明显增加。据克拉克松公司统计,今年1~8月,全球船企共承接LNG船订单25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LPG船订单1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3%。此外,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激增成为今年国际船市上的一个亮点。据统计,前8个月,全球8000TEU及以上的集装箱船订单量达13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2%。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订造这类船舶的船东都是国际知名的大型航运公司。虽然目前的市场并不能消化这么庞大的集装箱运力,但由于这些订单主要将在2016年以后完成,届时世界经济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因此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国际大型航运公司对未来经济发展的美好预期。
  基础不牢 后市还须谨慎乐观
  “虽然国际航运市场近期出现明显回暖的迹象,尤其是干散货运输需求短期内大幅增加,但由于全球运力过剩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加上新船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反弹,船舶融资难问题也尚未得到解决,因此,对于造船市场未来的发展还不能过于乐观。”包张静向记者强调,船企对后市应保持谨慎的态度,认真研究和分析国际船东的最新动向,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为今后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
  据了解,受中国对铁矿石需求大幅增长等因素的推动,国际航运市场尤其是散货船运输市场近期出现明显反弹的势头,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从年初的698点上涨至8月底的1132点后,近期更是飙升至2000点左右。“这种短期的市场表现并不能代表未来的市场走势。”包张静表示,国际散货船运力过剩的压力尚未得到有效缓解,而且在今年年初以来的新船订单中,散货船所占的比例也很大。“这并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或者说这些订单并不是由实际需求产生的,其中投机的成分很大,这将导致船市的真正复苏时间推迟。”
  “同样需要引起关注的还有新船价格走势。虽然国际新船订单大幅增加,但价格并未出现明显的上涨,只能用‘企稳’来形容今年年初以来的表现。” 包张静认为,国际新船价格已经调整到位。从目前的价格水平看,船企接单已经基本无利润可言。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提高造船效率和降低造船成本成为船企赢得价格优势和提高获利空间的关键。“对于那些有实力的造船企业,可以有选择性地承接新船订单,如更加节能环保的船型以及一些高附加值的船舶。”他同时指出,中国骨干船企应加强安全、节能、高效、环保等领域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快主流船型优化和升级换代,抢占技术制高点,提高船型综合技术经济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韩国造船界对于后市则普遍持乐观的态度。新韩证券公司研究员金贤认为,国际船东尤其是欧洲船东订造新船的热情明显提高,说明他们看好未来全球经济和航运市场的复苏。这也是国际造船市场即将“反转”的一个重要信号。梁宋书近日发表的一份造船市场调研报告称,今年韩国船企承接新船订单有望达到1400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84.2%。他认为,国际船舶市场回暖的步伐比预测的要快,这种趋势有望持续到明年。由于看好造船业的发展,韩国的证券投资者加大了对该国上市船企股票的投资力度。韩国证券股票交易市场的调查统计显示,该国22家上市船企在今年9月10日的总市值超过了40万亿韩元(371亿美元),创今年年初以来的新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