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汽车与石化行业应相互促进

2012-9-8 9: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枭冬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如何才能做强成了倍受关注的话题。对此,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副主任徐惠认为,国民经济中的两个支柱型产业——汽车和石化应该相互依托和支撑,不断加强在新技术和新领域的合作,从而实现相互促进与提升。而这,将会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徐惠举例说,汽车技术对发动机功率、压缩比、燃油经济性的优化,是与炼油化工产品发展互为促进的关系;而汽车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石化行业的成品油、润滑油、车用化工原材料生产能力的提升。因此,不难看出,二者相辅相成,将能有效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进步。同时,徐惠也概括性地指出,汽车和石化行业的“合作”,或可在三个方面做足文章。
    第一,提高燃油经济性。其既可以节约资源,也可减少碳的排放。徐惠指出,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绝不仅仅是降低百公里油耗那么简单,其本质上涉及的是“真正的效率”——从油井到车轮的总效率。所以,除改进发动机控制和燃烧,也要提高单位质量的燃烧效率,还要解决燃油提炼过程当中的效率问题。
    并且,当前流行的汽车轻量化设计,也和石化行业戚戚相关。比如,轻量化汽车材料中,相当一部分是橡塑材料。而据徐惠透露,目前车用化工材料国产化诉求很强,需要大量高性能的车用化工材料。所以,他强调,石化行业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和汽车企业联合开发车用材料,将能更具针对性地开发产品,缩短研发周期,减少供应链环节,有助于汽车企业有效控制产品品质、降低成本,提高石化产品的附加值。
    第二,车用原料多元化。徐惠认为,除了发展电动汽车以外,新能源汽车普及的进程中,还要发展替代燃料汽车。从能源行业看,日后替代燃料不是一种能源把另外一种能源全部替换。毕竟,化石原料、生物原料、电池等都有各自的优势,他们理应实现多元化共存。其若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必将促进替代燃料汽车的多样化,为减少车用燃料消耗做补充。
    第三,车用产品标准化。徐惠表示,眼下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到了“由大转强”的关键时刻,建立我国自己的车用配套材料、产品标准的时机也已经到来。不过,他也坦言,要全面建立自主体系的标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很大的技术底蕴作支撑,更需要长期的工作做基础。
    因此,徐惠建议,先选择个别有条件的作为突破口,如在车轮润滑油、内燃机油方面,汽车和石化行业可以一起合作探索中国润滑油产品标准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