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蚌埠闸告别“大堵船”

2012-9-23 9:46:00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秋雨初歇,桂花树散发着馥郁的芳香。透过蚌埠闸工程管理处敞亮的落地窗,只见巍峨壮观的大闸门,将逶迤而下的淮河水隔成落差超过10米的两个巨大层面,烟波浩渺的淮河上,一艘艘货轮集结着等待过闸。

  钮永俭驾驶着牌号为皖淮南拖296的拖船,等着上水过闸。他说:“俺在淮河上跑船20多年了,过闸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顺畅!以前一到枯水季节,闸前就堵船,高峰时能摆开一千多条。大约2003年吧,船队从这一直黑压压地滞留到怀远,挤不动,也看不到边,甭提多急人了。 ”

  随着淮河航运的发展,过闸船只转向大型化、标准化,淮河中下游通航渐成瓶颈。为畅通淮河黄金水道,2007年,蚌埠复线船闸建设正式列入蚌埠市重点项目。谈起建设过程,安徽蚌埠淮河船闸公司刘福堂副总经理如数家珍:当年10月28日,复线船闸开工,设计等级为三级,最大通航船舶吨位1000吨级,年单向过闸货运量1470万吨;总投资约1.6亿元的新船闸于2010年4月7日通过试水“初考”,5月18日正式通航运行。统计显示,蚌埠闸工程建成50多年来,其船闸累计通航量约6亿吨。近三年来,管理部门将新老船闸联合运用,年过闸货运能力可达到3000万吨。

  “原来过一趟闸至少一个多小时。如今实行一站式服务,从进港到过闸正常只要40分钟左右。 ”钮永俭对记者说,以往报到时,要划小船先到河中间的远调站登记、排队,接通知进闸室,再到船闸售票处买票,一切就绪,乘小船返回自己船上,这才能启航。他清楚地记得,当初“爬梯子”上岸购票时的光景,不光耗时,危险性也大。现在船上都有高频设施,到港喊话报到、登记、购票全在船上完成,方便快捷又安全。就在说话功夫,窗外闸室里此前停留的8条货轮全部离闸向下游驶去,记者看了下表,计算时间也就20分钟不到。确实,蚌埠复线船闸提高了船闸的通航标准和保障能力,减少了淮河枯水期煤炭外运的困难,同时改善豫、皖、苏三省水运条件,降低了沿淮城市带企业的运输综合成本。

  9月16日,蚌埠闸又传喜讯,三类病险闸分洪道除险加固开工,工程完成后,将使蚌埠闸枢纽工程防洪保障功能更加完整。据蚌埠闸工程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该闸是一座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航运、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功能。50年来,蚌埠闸累计为沿淮城镇工业和居民生活提供100多亿立方米的水量,平均每年提供约2.3亿立方米的水量;26年来,累计发电约7亿千瓦时;设计灌溉面积884万亩;在防洪上,蚌埠闸的作用尤为突出,它在汛期可以调节洪峰,减轻淮北大堤的压力,保证沿岸城市安全。(郭耀华)

  【相关链接】

  “畅通淮河”工程显效益

  我省将治淮骨干工程纳入“861”行动计划,构建“畅通淮河”,相继建成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基本构建淮河中游综合防洪体系,大大提高了淮河干流防洪减灾和通航能力,累计防洪减灾效益超过1500亿元,彻底扭转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面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