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8%增长仍有20年? 专家:着力为企业减负

2012-9-20 10:02:00 来源:中国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林毅夫关于“中国经济仍将维持20年8%经济增长”的观点被多方质疑。昨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新结构经济学研讨会上,林毅夫作出回应称,他的观点被“断句取义”。 
  “中国经济仍有20年保持8%增长速度的潜力,但潜力二字似乎被媒体漏掉了”,林毅夫并表示,保持这样的增速是有条件的,需解决收入分配、金融结构和贪污腐败等社会环境问题。同时,在政策方面,中国不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而应展开新一轮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
  而针对基础设施投资过快的质疑,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会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础设施是整个国家得以运转的骨架,其有助于未来国家长期竞争力,且目前我国基础设施需求仍很大,至于是否投资过度,只要解决好融资问题则不会产生太大问题。
  中国经济具备长期保持8%的增长潜力
  林毅夫指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潜力,不是以收入水平来看,而是从其后发优势的大小来看。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后发国家的优势在于能利用前人经验,降低创新的成本,创新的速度也可以大大提高。
  他进一步解释,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或采用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技术,从而将他们的劣势转变为优势。相反,发达经济体必须在全球技术前沿进行生产,并必须持续在研发方面进行新的投资以实现技术创新。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潜力实现高于发达国家数倍的技术创新力,且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创新,并避免面对巨大的创新风险。
  “如果政策得当,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数倍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没有理由怀疑中国仍具有20年经济增速保持在8%的潜力。”林毅夫强调。
  但林毅夫同时指出,要想将经济高速发展的这种潜力转变成现实,需要解决当前社会中许多问题,包括收入分配、金融结构和贪污腐败等社会环境问题。
  此前,网易在对国内100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四成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并没有见底,经济仍处下行趋势。但参与调查的55%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下半年经济形势会好转。
  包括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央行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等在内的占比52%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稳增长的政策下,中国今年经济增速可以达到8%。
  发改委回应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仍很大
  在谈到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时,林毅夫表示,改革最重要的成功之处在于给未来经济发展创造这样的潜力,因此,停下来进行改革行不通。而在政策方面,不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而应展开新一轮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
  事实上,昨日,央行再度开展28天逆回购操作,规模较上次增加了350亿元;7天品种规模则减少150亿元,利率走稳,并未跟随货币市场利率走跌,这表明央行调控流动性态度谨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韦森持同样观点,他在会上表示,目前情况下,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作用甚微。
  “目前,一些对经济前景看淡的中小企业不贷款,反倒是债务过多、黑洞比较大的大企业有多少流动性就吸收多少,这种情况下,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解决实体经济问题和稳定经济增长作用甚微。”李韦森称,重新启动货币政策会把中国经济推入更大困境。
  在政策方面,李韦森表示应运用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尽管围绕基础设施的投资有许多争议,但基础设施是整个国家得以运转的骨架,经济下行时期,发改委批复‘铁公基’项目可有效对冲逆周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在会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9月5日、6日,发改委一连两日批复总规模超万亿元的“铁公基”项目。5日批复项目包括25个轻轨、地铁项目,涉及全国19个城市、两个地区和一条线路。随后,再次批复20个项目,其中包括13个公路建设项目,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另有多个集装箱码头和航道获批。
  徐林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基础设施需求仍很大,许多城市垃圾污水处理、道路、高速公路网仍很不完善,此外,对比中美铁路项目,美国在经历了一轮投资衰落之后其密度仍远远高于我国,因此,这次“铁公基”项目的批复并不为多。
  -建议
  积极财政政策
  应着力为企业减负
  此外,会上,许多专家特别提到在财政政策方面,应重点为企业减负,高赋税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大羁绊。
  值得注意的是,网易在对来自长三角地区等百位企业家的调查显示,企业家信心下降,而税费高、生产成本高和融资难依然是压在企业身上的三座大山,其中最困扰企业发展的是税费高难以承受。
  参与调查的25%的企业认为当前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税费过高难以承受,其次是生产成本高,持这一观点的有19%,第三是融资难,占被调查企业的16%。此外,人工成本贵、产品无销路也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
  而在和讯夏季达沃斯主题沙龙上,天津久日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国锋向记者抱怨,民企纳税太多,有些企业仅仅所要缴纳税款这一项已经不堪重负,除此之外,民企在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都很少,包括和政府各界打交道都处于劣势,软环境相对较差。
  事实上,民营企业在经济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南开大学校长助理冼国明在和讯达沃斯沙龙上即强调,民营企业过去在人们心目中的“临时工”和辅助地位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将为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提供非常坚实的基础。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此前在网易夏季达沃斯之夜上同样指出,短期内解决中小企业困境最快的方法并非解决融资难、贷款难,而应是减税,为企业减负增强企业活力。
  “此次经济下行的压力有个特点,即外向度高的省区下行压力相对较大,比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外需疲软,出口受阻是重要原因,因此,为这些企业减负最直接的办法即提高出口退税率。”姚景源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