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中日韩自由贸易“示范区”

2012-8-6 9:56:00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副教授分析,贸易范围扩大到山东及周边,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一设想随之而出,并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设想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从贸易数额及贸易基础而言,烟台也是当仁不让。烟台市商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日本在烟台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81个,外资额13.4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家。韩国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 197个,外资额33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7家。目前,日本的三菱、本田、丰田等,韩国的现代、LG、斗山、大宇造船等世界500强企业均投资烟台。“2011年,烟台进出口总额完成453亿美元,其中日本、韩国的外贸额占据全部外贸额近40%。”刘明杰介绍。
  “这是烟台抢先一步的重要砝码。”刘良忠认为,对烟台,对日本、韩国,彼此都有厚重的基础。他认为,烟台将围绕彼此的共性如制造业、旅游业等重点产业,强化与日、韩大企业集团战略合作。在他看来,在山东多个城市中,烟台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届时可以借鉴中国—东盟的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
  “样本”亦非平坦
  “还不清楚有这个(自由贸易区)。”8月2日上午,沁水韩国工业园内,在新金融记者的走访中,多家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而在随后走访的多个工业园区内,也有部分企业对此并不了解,甚至园区负责人也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
  “烟台民间资本活跃,并不意味着都对贸易区感冒。”当地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坦陈,“先行区”毕竟是试验区,用以探索,还有更多事情要做。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范振洪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介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最终实现中日韩地方政府交流平台、产业合作平台、东北亚物流合作平台、国际会展平台,未来,三个国家在投资、关税、人才等方面加大相互合作,其优惠政策主要在“示范区”内试验。他认为,其间涉及领域广泛,三个国家在推进时间、力度、方式等方面都不一样,意味着实现目标的路并不平坦。
  作为烟台,还要面临“先行区”被争夺的处境,其邻居青岛、威海等地并不示弱。刘明杰坦陈,在产业方面,三地各有优势,烟台优势产业是制造业,青岛的优势产业是服务业,威海则是服务业、制造业等具多个优势产业。
  范振洪介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示范区在山东,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滨州、潍坊7个城市,涉及3300万人,但没有提出具体在哪个城市,各地都非常重视,力度最大的则是烟台、青岛、威海。他进一步介绍,山东省政府对此也在积极组织对日本、韩国的招商活动。
  “自贸区真正建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广杰表示,中日韩自贸区可以促进整个东北亚以及东亚经济的一体化,它不仅涉及经济因素,还要考虑政治的影响。他告诉新金融记者,山东不仅具有区位优势、工业产业优势,并与日韩之间的产业互补性较强,虽然之前承接了不少日、韩等国的优势产业,但很多核心技术并不在自己手里。他直言,山东及国内企业目前最大的瓶颈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山东承担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30%,但大部分产业都是跨国企业在山东设立的加工、组装车间。而在产业层次上,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不够完善。
  刘良忠对此表达了同样观点。他认为,自贸区谈判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要实现规划中的如“零关税”等,则需要10年左右,追赶上欧盟的效果,或许要20年的时间。他说,山东及中国对此积极热情,但对于日本、韩国来说,并不是如中国般热情,特别是日本,从目前的状况看,其积极性并不是太高。
  范振洪认为,仅从示范区而言,最终将是青岛、烟台、威海等地一盘棋,统一规划,不能各自为战,更不能自相残杀,加大科技创新的能力,以掌握中日韩合作主动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