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经济联合体 推进川南一体化

2012-8-6 9:3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四川宜宾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岷江与金沙江的交点,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都。泸州古称“江阳”, 位于长江和沱江交汇处,曾是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级)所在地,是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中国著名的酒城,是四川省南向综合交通枢纽,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实现自贡、泸州、内江、宜宾“一体化发展”,这是一个宏大的构想,是在成都平原城市群外,培育新的增长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重大举措。成都是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川南是西部经济主要增长极。我们认为,加速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是成立“自泸内宜经济联合体”即“川南经济联合体”。

  内涵与功能

  经济联合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破所有制、行业、部门、地区的界限,按照平等协商和经济合理原则由两个以上经济实体自愿组成的具有政府行政职能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建立经济联合体的原则是:互联互动、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主要任务是:

  (一)共同研究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互通信息,交流情况,建立完善的联系沟通机制。

  (二)在国家和省的政策指导下,研究制定本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搞好规划衔接及设施共建。

  (三)商定并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项目,加强重点产业合作。

  (四)协调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五)加强各市政府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消除行政壁垒、市场障碍,建立为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政策性宏观保障体系。

  (六)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群,推进一体化,提升整体功能。

  (七)推进区域内教育、技能培训发展,提高劳动力知识技能水平。

  (八)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九)整合并共享基础设施及交通、人力、旅游、教育、产业、信息等资源,促进区域内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共同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国内成功的先例是25年前成立的“辽宁沿海城市经济联合体”,她是由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朝阳七城组成的经济组织,联合签订了章程。2006年11月13日在大连举行了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共同签订了《辽宁沿海城市经济联合体实施更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以“机遇、合作、开发”为主题,把辽宁沿海地区发展成为东北和环渤海区域开放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有活力和最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区域,率先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该协议还就合作原则、合作领域和合作机制达成了一致意见。该协议的签订在辽宁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意味着辽宁七个城市组成更紧密的经济联合体。这个联合体2012年10月将在丹东召开第13届理事会,拟在大连建立总部大厦。

  建立城市区域经济联合体,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区域经济联合体”不是简单的经济协作,而是城市区域内经济统一协调发展的经济实体,有利于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有利于失业人口在更大范围内有更多机会进行择业,有利于使整个城市区域经济圈内形成一个经济协调统一、资源共享、互促发展的经济整体。经济联合体的主要形式有:

  跨行政区域的联合

  跨行业部门的联合

  工农城乡之间的联合

  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联合

  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的联合

  生产企业与学校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全球化配置,资本流动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经济联合体出现成为不可抑制的趋势。它可以产生“系统效应”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对川南4个市就是1+1+1+1>

  4或1+1+1+1=4+x,这里x0。产生的作用是:打破了行政壁垒,改变了原来生产资料在使用、经营、管理和分配上过于集中、合作只是局限于同一行政区域内和生产过程内的模式。把闲散的资金、劳力、技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加强了薄弱环节,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助于在外部形成整体力量,在内部形成协同效应。使联合体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资本产生增殖效应。通常地说,就是抱团取暖、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创辉煌。

  联合出力量,联合出形象。要形成“川南精神”、变成“川南力量”,塑造“川南形象”,推动“川南崛起”。再次彰显“长江的动力、国酒的魅力、甜城的活力、恐龙的魔力”。重新书写川南的时代传奇。

  战略与途径

  川南城市群对于整体提升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作用日益突出。2011年,在四川GDP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同时,又有6个分布于成德绵、川东北、川南和攀西地区的市州跨入“GDP千亿元俱乐部”。次级经济中心的崛起和提升,势必将进一步促进和加快四川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在四川着力培育的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这4个城市群中,川南城市群最有希望成为全省的第二增长极。这样的判断,已经从上而下形成了共识。川南具有资源优势。川南经济区面积:35289平方公里;主城区距离均在100公里内;人口总数1786万人。成都的面积是12390平方公里,人口是1404万人。推动川南城市群建成西部重要的大城市密集区,形成“川南经济联合体”。

  长期以来,成都在全省一城独大。2011年成都GDP6854.6亿元,是第二名绵阳市GDP1189.1亿元的6倍多。这表明,我省很难通过再发展壮大另一个单一城市,来达到或接近成都水平。要改变“一城独大”局面,平衡的空间在于提升其他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而就目前状况而论,发展较快的川南城市群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因此,当下应该着力的战略之一,就是依托川南城市群,设立“川南经济委员会”(理事会),打造“川南经济联合体”。

  这一战略构想的核心,就是运用政策杠杆,打破行政壁垒,把同属川南的自贡、内江、宜宾、泸州四市整合成能够比肩成都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特大城市群。关键是做到“4个统一”即:统一计算GDP,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对外宣传和形象展示。“7个同”即: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能源同体、生态同建。目前要在市场一体化,特别是在金融、社保、土地、财政、税收、产业等政策一体化方面着力探索。以此带动和引领所在区域参与竞争、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辐射和带动川南乃至整个四川的发展。

  1、国际已有成功范例。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合体,其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美、日。同时,欧盟还在不断地发展扩大,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运行使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更加重要,与中国的联系也越加紧密。以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特勒支为支撑的荷兰“兰斯塔德”城市群,系世界最有影响的九大城市群之一。这一模式与巴黎、伦敦等城市群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多中心”,后者是“单中心”。实践表明,多中心的都市组成结构和发展形态,对于分散和缓解城市中心压力,避免环境和交通问题等“大城市病”不失为一种良策,在新的发展阶段正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和科学性。

  2、川南具备较好基础。四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习俗相似。四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传统、民间、产业包括行政区划等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如果单独来看,2011年末,宜宾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1.2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也首次突破900亿元大关,达到900.9亿元,虽然GDP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九位,但增速已经跃居全省第三;而内江与自贡,去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854.68亿元和780.36亿元,位列全省第十和第十二位。把四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2011年末人口总数为1786万,本地生产总值之和为3627亿元。2012年上半年,四个市的GDP分别是自贡419亿,泸州494亿,内江460亿,宜宾562亿,总值1934亿。可见,一个有一定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特大经济体”初具雏形。

  3、建立新型管理模式。在四市原有行政体制不改变、不打乱的基础上,建议省上成立“四川省川南经济委员会”(或理事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四个市的建设发展。该“委员会”相当于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由省级相关部门和四个市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委员会,四市主要负责人轮流担任轮值主席(或召集人或值班副主任),以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委员会”可相对固定办公场所,设立秘书处,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商议、决策涉及四市的建设发展事宜。设想在实施中,“委员会”所作的决策效力原则上低于省但高于市,且决策一旦作出,四市必须贯彻执行。

  4、统一规划抱团发展。四市作为一个“经济联合体”,在实际运作中,除了保留既有行政格局,四市内部则高度整合、统一打包对外展示。一是在目标引领上,把“川南经济联合体”作为一个区域整体,设定统一发展目标,促进区域内各方融合开发、错位发展、形成聚变。二是在具体举措上,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率先推进区域一体化,以实现充分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三是在产业突破上,可最大限度发挥川南区位、资源、市场等优势,重点打造沿江重化工产业,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转化发展低碳排量新型企业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和码头建设等,支撑川南作为一个整体经济体实现跨越发展。四是在交通建设上,形成第二大交通枢纽,把高铁延伸到泸州,在富顺县和泸县之间的琵琶镇建设四川第二大机场。随着这些举措的推出和推进,必将带来一系列制度、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创新,使我省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争取主动、抢得先机。

  机遇与挑战

  推进自贡、泸州、内江、宜宾一体化,建立“川南经济联合体”,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能反映四城市的内在需求,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川南四市地域联系紧密、区位条件优越、工业实力较强,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四个中心城市规模较大、人口密集,均为规划建设中的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加快川南城市群发展,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充分体现了省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理念。但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四城市要本着“密切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平等协商、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经济交流与合作,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做出积极贡献和提供新的动力,形成新的引擎和创新区域。

  川南经济区是我省十二五规划的五大经济板块之一,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的接合部,历来就是沟通四省市的重要通道,故泛川南地区还包括渝西、黔北、滇东北、攀西地区。川南是我省人口密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处于成渝经济区的南翼,是我国城市化格局中第二横和第三纵的交叉地带,鉴于该区域已有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只要把握机遇,川南地区能够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实现异军突起、跨越发展,进而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区和中国西部经济主要增长极。

  主要挑战有3个方面:

  一是成都经济区的影响。由于成都经济区巨大的“虹吸效应”和受灾后重建的提振,近年川南经济区的贡献份额在全省的权重从“十一五”初的三成相对下降至二成,进一步拉大了差距,跟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形势不相称。随着天府新区的建设,“虹吸效应”更大,建立川南经济联合体已是大势所趋。

  二是区内自身发展滞后。目前川南区域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存在重复投资现象、产业结构趋同、合作层次低、没有形成对外合力、生态环境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等问题。

  三是特色定位不够鲜明。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区没有明确特色,各自的分工定位尚未厘清,目前竞争大于合作,按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原理,合则利,争则伤,因此,有必要对川南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系统整合区域资源,抱团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发展方向。

  主要机遇有12个方面:

  一是西部大开发机遇,二是西部对外开放的机遇,三是产业转移的机遇,四是扩大内需的机遇,五是保增长的机遇,六是“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机遇,七是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八是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九是扶贫攻坚的机遇,十是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发展的机遇,十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推进区域创新的机遇,十二是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机遇。

  推进川南一体化,可以带来“六大特殊机遇”:

  一是发展战略的全局化、整体化。川南城市群上升为全省的战略,全省关注;二是政策支持的扩张化、持续化。在资金、土地、项目、金融、产业等方面,力度加大,含金量提高;三是社会资本的聚集化、裂变化。经济要素和优质资源流向川南;四是基础设施高端化、共享化。如机场、高速、高铁、港口等;五是公共服务联动化、便利化,如就医、就学、就业、社保等;六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

  川南一体化对群众是巨大的福音,对地方是巨大的发展,对官员是巨大的空间。

  当前首先要把电话区号,宜宾0831、泸州0830、自贡0813、内江0832,整合为028或011以后川南经济联合体就是“川南市”或“蜀南盟”,“第二成都”、“次成都”。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沿海产业正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我省承接产业转移正在迈向加速爬坡阶段,产业结构正在转化升级,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方式迅速转型,“西部经济高地”正在崛起。随着“7+3”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汽车、IT,油气化工产业的崛起成型,配套物流需求增大,拥有物流优势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基础条件,川南经济区面临服务于成都经济区的发展的重大机遇;川南、黔北、滇东也是资源能源金三角,泛川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要素加速流动配置与重组,该区域的资源开发本身也迫切需要大物流服务;物流成本过高,周转周期过长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微笑曲线中物流产业是重要的增值段;要把资源优势转化的价值优势,用泸宜乐港口金三角来整合白酒金三角,旅游金三角,能源资源金三角成为可能。

  川南抱团参与市场竞争,能实现四川经济版图的重塑。

  (一)对宜宾而言,建立“川南经济联合体”是强势崛起的重大机遇。

  宜宾是川南、也是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最为活跃的城市。加快建设川南城市群,为进一步整合发挥区域产业、资源、交通、能源等综合优势,有选择地加强与川南各市在重化工、重型机械、能源、饮料食品等产业上的协作配套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的对接,在区域协作中争取更好更快发展,培育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供了重大契机。宜宾制定了十二字方针:借势成渝、联动川南、辐射滇黔。

  一是推动“一体化”,宜宾要着力三“新”。解放思想,树立新理念;加强协作,构筑新平台;优化环境,增创新优势。

  二是推动“一体化”,宜宾要加大交通建设。积极谋划从自贡修大件路到宜宾,让宜宾港成为自贡的港口。等等。

  三是推动“一体化”,宜宾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白酒、机械、能源、重化工等。

  四是推动“一体化”,宜宾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特大城市。

  五是推动“一体化”,宜宾要优化政务环境,超梯度、反梯度承接产业转移。

  六是推动“一体化”,宜宾要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竹文化、酒文化、僰文化、茶文化等丰富。

  此外还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平安建设、法制建设、生态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宜宾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也会是川南城市群一体化的支点。要把“中国酒都”变为川南“首都”。

  (二)对于泸州而言,胡耀邦同志说,风过泸州带酒香。近年来,泸州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全市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6.6%和39.9%。

  一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泸州着力壮大酒业、化工、能源、机械“四大产业”。围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加快建设“名酒名园名镇名村”、“二郎名酒名镇”等标志性重大项目,积极支持泸州老窖和郎酒“两大龙头”强势扩张,重点扶持一批酒业“小巨人”加快发展。按照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工业基础较强的优势,形成酒业、化工、能源、机械四大主导产业,有效促进川南四市的产业整合、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要加快实施“千亿交通工程”。宜泸渝、成自泸赤、川黔3条高速公路和川黔、隆黄两条铁路的开工建设,城市间网络化立体交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打通了川南四市的主通道,为各种资源要素的流通和聚集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要加快规划建设“江南新区”和“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两大新区。进一步提高泸州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联动推进四个中心城市协调发展。

  四要加快建设泸州港。着力打造大容量、低成本的运输方式,促进川南地区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乐自泸城际铁路等交通干道建设,不断提升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力争在川南城市群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贡献应有的力量。

  五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泸州确立了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确定了“双百”“双两百”的城市发展目标,即:今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200平方公里、人口达200万。通过近几年的加速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43平方公里扩展到94平方公里,人口由60万增加到92万。同时,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真正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建成国家级重点小城镇6个、省级重点小城镇7个,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四个县城为辅助增长极,以重点小城镇为节点的多中心、多层次、多功能新型城镇体系。

  六要加快实施“千亿园区”战略。2011年,泸州“九大园区”建成和在建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16家,实现销售收入877亿元,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等6个园区迈入“百亿园区”行列。特别是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自2006年开工建设以来,已建成和在建面积超过7000亩,入驻企业达105家,带动就业1.3万人,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今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泸州市首个国家级示范园区。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真正实现产城一体,“两化”互动,为川南一体化做出特殊贡献。

  七是加快规划“赤水河流域经济区”(川滇黔),发展白酒产业、红色旅游、特色农业。贵州发展整体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毕节是试验区。“四渡赤水”是毛主席一生最为精彩之笔。泸州与共和国命运相连。推动川南一体化,泸州是龙头,是样板,“中国酒城”应该成为“中国产城”。

  (2012年7月2627日在宜宾、泸州“2012年川南城市群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摘要)

  (作者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