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36条”是否能真正“落地”?

2012-8-3 13:3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42项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已全部出齐,“民间投资36条”是否能真正“落地”,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玻璃门”和“弹簧门”能否马上打开?发改委坦承,“与社会上迫切要求改善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环境的热切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日前接受采访也表示,垄断行业的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民间资本进入仍需经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1、“民间资本在垄断行业的投资空间还非常窄小” R>  问:如何看待各部委近期相继出台的“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 
  答: “民间投资36条”颁布以来,由于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民间投资依然突破不了“玻璃门”、“弹簧门”。据统计,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3657亿元,增长25.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达62.1%。但民间资本在一些垄断行业的投资空间还非常窄小,上半年,铁路运输业行业固定资产总投资1465亿元,民间固定投资为57亿元,仅占3.89%;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行业固定资产总投资839亿元,民间固定投资为60亿元,仅占7.15%。 
  这次有关部委密集出台实施细则,不仅在内容上突破了此前民间投资的“禁区”,在铁路、电信、金融、证券、卫生等领域都降低准入门槛,而且在推动和保护民间投资方面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标志着贯彻落实“民间投资36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问:已经出台的“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有哪些亮点? 
  答:“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在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和新意,主要有三个亮点。 
  一是准入范围更加细化。不仅准入范围明确,而且进入的行业更加具体,对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途径和方式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投资方式更加具体。提出不仅允许参股,还可以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三是操作措施更加明确。相对于“民间投资36条”原则性规定,实施细则明确提出相应政策予以配套,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 
  3、“垄断行业的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问:如何进一步推动“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贯彻落实? 
  答:全国工商联近期围绕“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会代表反映,面对国有企业既成高壁垒的现状,相关产业领域民间资本具体如何介入、经营权和收益权如何分配以及行业竞争规则等方面,在细则中没有更多的体现,希望国家能够在民间资本进入行业领域流程和行业竞争规则方面更加细化。 
  广大民营企业也要充分认识到,垄断行业的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民间资本的进入更要经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