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涛汹涌 船企困难重重

2012-8-27 10:32:00 来源:中国水运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不少船舶与航运企业经营遇到了重重困难,真切地感到市场中的“波涛汹涌”。

    越是艰难,越是要支持。“要帮助企业渡难关,用心服务筑起一道‘挡浪墙’”——这是南通海事服务的理念。

    在船舶与航运业面对“大风大浪”的时候,南通船企和航企感受到了南通海事局用心构筑“挡浪墙”所传递出的“暖意”:不墨守陈规,不按部就班,而是主动创新,提升效能,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尽力帮助企业摆脱困境。

    风光背后的隐忧

    金融危机直接把红火的船舶市场拉到了冰点。

    但在南通这片船舶工业的热土上,南通造船的完工量仍保持着一定的增速。2011年,南通辖区新造船舶167艘,载重吨达880万载重吨,同比上升25.6%和13.8%,双双创历史新高;2012年上半年,南通新下水、出坞船舶66艘,总载重吨288万,同比均有上升。下半年,全市23家船企约有105艘船舶计划交付,产值近200亿元。

    然而,风光的背后却有隐忧。

    虽然完工量仍然保持在高位,但新订单在迅速减少,很多船企靠老订单维持生计。与此同时,船价也在下跌,造船企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很多船厂只能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有的船型几年前造价达6000万美元,而现在只有3000万美元了。”船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价格跌,成本却在涨。除了钢材、机电设备,人员工资近两年上涨得厉害,一线工人每月四五千元已不鲜见。“成本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压力山大’是我们目前的状态”,一位企业负责人这样形容。

    与船企一样,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航运企业也在运能过剩、运价下跌的困扰中度日如年。

    如何急人所急、助人所需,成为南通海事人思考最多的问题。

    对症下药需要把准脉膊。为此,南通海事局结合辖区情况,对船舶重工企业从新造船交接、原材料进出口、物流中转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海事部门会支持你们,帮助你们渡过难关”,在调研中,南通海事局负责人的话让面临困境的企业老总宽慰不少。

    掌握了翔实的数据,利用专业优势,海事部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5条建议上报地方政府。报告引起了高度重视,“海事局的分析很好,服务发展的意识很强”——7月4日,南通市市长张国华在《南通海事局关于辖区船舶重工及进出口货物调研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这样评价,张国华同时要求南通海事局与南通市相关职能部门一起继续做好产业发展的各项服务工作。南通海事的服务工作获得了肯定。

    践承诺提效能节成本

    “行政审批高效快捷,是对企业最好的支持”,这是南通友好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建生对于南通海事窗口服务的评价。

    船舶业与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回收期长,流动资金需求量大,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办理船舶抵押登记,争取银行抵押贷款成为很多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

    优化内部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基本实现受理、审核、审批、制证环节“零等待”,只要材料齐备,申请办理人员可以很快办结手续。“顺畅”,是像樊建生一样的行政相对人的最真切感受。截至今年7月上旬,南通海事局今年已经为27艘船舶抵押融资4.4亿元,为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年365天,天天都是“365”,南通海事局政务中心用行动打响了“真情365”服务品牌。“拨个电话家中坐,‘海事专线’来解惑。”——这是南通船舶和航运公司办事人员都知道的顺口溜,需要咨询,需要预约加班,拨一通电话就搞定,这让很多行政相对人感到非常方便。为最大程度方便造船企业,南通海事局还对外承诺,新造船申办船舶登记手续,保障当日受理,节假日也不例外,申请材料齐备的,7日内办结相关手续。同时,该局还发挥海事口岸和船舶监管职能,动员和鼓励委托建船单位和大型船舶外贸出口单位在南通交接船,办理出口手续。

    讲信用,重言诺,守约定,借诚信提效,把服务落到实处。今年7月中旬,《南通口岸开放码头诚信管理检查考核办法(试行)》实施。南通海事局与口岸各单位联合制定细则并考核辖区诚信码头单位,实行奖优罚劣。结合南通海事打造的诚信体系的实施,“以诚信换效益”的风气正在南通辖区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实施诚信管理后,因申报信息不准确而导致审批延期等情况减少45%,无故申请加班的情况减少了60%,不但节省了审批时间,使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

    南通通宝船厂在这波“寒流”中受影响非常大,2009、2010年两年时间仅新造出一艘船舶,入不敷出,深陷困境。得知情况后,南通海事局积极帮企业“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一方面督促船厂完善手续,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安全管理不松懈,另一方面建议企业转战小型海工以及工程船领域。

    针对通宝船厂附近水域水深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南通海事局通过牵线搭桥,促成通宝船厂和惠生(南通)重工等优势船企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工程船及海工产品拉力试验。目前,通宝船厂已形成以建设拖轮、起重船、抛锚船等工程船为特色的企业,2011年建造船舶4艘,2012年至今已建造船舶4艘,全年预计交船7艘,有望“转型脱困”。

    与中、小船企不同,像南通中远川崎这样的大公司更关注船舶管理政策的变化。今年7月1日起,江苏海事局新实施《船舶试航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对试航单位的资质等提出了更为硬性的要求。中远川崎拥有一支成熟的试航队伍,根据《规定》要求,中远川崎应在营业执照中加入试航经营这一项,由于该公司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批准证书要上至国家商务部逐级报批,时间较长,不能满足7月1日前达标的要求。而换用其他试航单位,在管理和磨合上需要较长的时间,不便于安全管理。如此一来,中远川崎计划7月1日试航的20.5万吨船舶,试航期将大大延后,一旦新船不能如期试航,企业的损失将是巨大的。了解情况后,南通海事局积极向江苏海事局汇报协调,为中远川崎争取了半年的政策缓冲期,确保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这种支持,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中远川崎负责人说。

    作为转型升级较为成功的船企,南通中远船务的新型海工产品已经在国际上叫响了名号,产品很多是世界首创,形状异于平常,每次安全维护都是新尝试。为确保成功下水、试航,南通海事局组织辖区航海、水文、港口、质监等方面专家组成智囊团,对海工产品逐一专题论证,全程参与拖带作业方案的修改和完善。

    就职于中远船务的钱国行船长多次与南通海事打交道,说起海事在海工产品安全维护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钱国行如数家珍:“南通海事对于我们产品的安全维护是一流的,圆筒型、八角形……很多不规则的海工产品能够顺利出江入海,海事功不可没。我们的‘希望1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背后也有南通海事的一份功劳。”

    2012年,船舶业与航运业的市场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风浪”还在持续,但“挡浪墙”的存在已然坚定了船企走出低谷、迎接春天的信心。面对当前的困难,南通海事局也将和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