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12年第三批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

2012-8-25 15:28:00 来源:现代物流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温格林
    8月18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西安综合保税区举行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殿钟,西安市副市长、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韩松,西安市政府秘书长王德安等领导出席。西安市市长董军讲话并宣布项目开工。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岳华峰主持。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强晓安代表项目单位发言。
    这次开工建设的西安综合保税区验收区、国家广告产业园传媒大厦、港务西路跨线桥、新筑立交、港务大道综合管廊工程等5个项目总投资18.32亿元,对西安国际港务区实现“港-区-城”的发展战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建设西安开放型经济先导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是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第三个大建设年,西安国际港务区紧紧围绕“保建设、促运营”的目标,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从抓开工、抓进度、抓质量、抓竣工、抓服务五个方面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打破常规,攻坚克难,用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并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几项重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在西安市各开发区中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年初确定的1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65亿元,截至目前项目投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7%,完成比例位列西安市第一。
    西安综合保税区验收区:带来80亿美元年产值、创造10万就业岗位
    2011年2月14日,西北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西安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6.17平方公里,其中验收区建设项目占地1.36平方公里,总投资13.62亿元,严格按照海关总署要求建设,建设内容有标准厂房、巡关道、卡口、信息平台系统、硬件服务器等,建设工期为2012~2013年。该项目建成并封关运营后,预计每年带来近80亿美元产值,上缴各项税费8亿元,并创造10万人的就业机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当前,西安综合保税区一期起步区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对陕西、西安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2008年12月24日,海关总署等国家四部委批准设立西安保税物流中心。2010年4月20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通过正式验收。2011年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陕西设立西安综合保税区,要求将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功能整合进西安综合保税区,作为西安综合保税区一期起步区。自验收试运营以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贸易额节节攀高,截至目前,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亿美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58亿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58%。
    借助区位优势,以及国际港务区良好的物流平台基础、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配套设施,西安综合保税区成为全球跨国企业竞相落户的区域。现已引进香港(东莞)城、法国城、日本产业园、东盟产业园等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超过210亿元人民币。项目涵盖了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保税加工、研发制造、国际采购分拨、信息服务等,同时,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口商品展示交易逐步形成产业聚集,与西安华南城、出版物物流基地等国内贸易项目相互呼应、互相支撑,进一步巩固了西安国际港务区西部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
    西安综合保税区通过引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加工制造和国际贸易产业,为西安融入世界经济,吸引相关产业聚集,建立了直接渠道和平台,是西安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融入国际市场的新途径,将有效促进中国内陆港功能的发挥。西安综合保税区已经成为了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宝贵平台,是陕西省、西安市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西安综合保税区将大大降低产业发展综合成本,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西安经济走出一条“内生性”发展的新路子。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大规模持续出口果汁,解决了陕西、西安600万果农打开国际市场的难题;出口飞机等零部件,促进了陕西、西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进口先进制造业机器设备,提升了陕西、西安制造业水平。
    随着中国内陆港功能的日益完善,临港经济迅速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形成了庞大的商贸交易平台和商品展览展示平台,生产加工和原材料供应链及仓储区等随之发展起来。从而,西安国际港务区和周边区域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发展,西安综合保税区“前店后厂”模式和“外溢效应”的优势明显发挥出来。一方面,扩大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空间,可充分发挥中国内陆港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把西安综合保税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同步带来的产业链项目,有机有效的集中配置在周边相应的的产业功能区里,形成了集聚和互补效应,带动了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造福了当地百姓。
    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会长甄朴在考察西安综合保税区后说,西安综合保税区将成为西北内陆地区最为开放的前沿功能区域。西安综合保税区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毗邻而立,加上西安公路港,构成了中国内陆港强大的港口服务功能和口岸服务功能。中国内陆港与沿海各大港口和沿边口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天津港、连云港港、青岛港、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已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设立运营服务中心。“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中国内陆港运营模式正在日益显现其促进陕西、西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实操性和可持续性。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内生效应和即期效益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的最佳案例。 (下转C2版)
□本报记者温格林
    西安市88个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隆重举行。这是西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坚持全面提速、奋力赶超,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重大举措,也是对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鼓励和鞭策。西安综合保税区验收区等5个项目参加开工仪式,总投资18.32亿元。
(上接C1版)
    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进入高潮
    陕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广告传媒大厦项目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主要引进大型传媒企业,包括中央电视台西北工作站、凤凰卫视大陆西北事业部、省市电视台对外关联单位、电视台电台等传媒代理商、报社杂志社等专业媒体单位、各类媒体的广告服务商及运营商,打造全国媒体企事业单位在西部地区的聚集高地。
    西安国际港务区致力于打造中国西部广告创意产业高地。国家广告产业园主要建设内容有广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广告企业创业孵化中心、广告创意设计中心、广告标识大厦、广告产业展示交易中心、广告产业总部聚集区、综合办公服务区、商业街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区设施完备,配套齐全,具有良好的软硬环境,将建成一流的研发设计环境、绿色和谐的办公生活环境。同时,园区周边拥有综合保税区、物联网应用产业园区等优势配套园区,有利于广告设备、材料、新媒体等的保税展示和广告企业网络办公、资源云端管理、视频会议等。
    为了加快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构建“政府、园区、企业”合作管理模式。现阶段,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已经完成了项目前期相关手续,正在抓紧各部分功能区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0.95亿元,广告企业创业孵化中心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综合办公楼主体施工完成,正在进行装修;广告创意设计中心11栋办公木屋施工完成;商务交流中心主体框架封顶,正在进行内部建设。目前已有陕西振兴广告、机场广告集团、高速广告集团等年营业额过亿元的广告企业入驻,准备入驻的广告企业还有40余家。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曾在实地察看了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后说,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是大手笔,建设发展体现了国际一流水平,将实现广告产业的大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西安国际港务区:基础设施工程先行
    西安国际港务区秉承基础设施先行的理念,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道路、地下管网等,为园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次开工的港务西路跨线桥是连接国际港务区港务西路和浐灞生态区欧亚大道的重要节点。该项目南起浐灞生态区规划二十一路,北至西安国际港务区港务南路,南北总长1077米,总投资约8000万元。跨线桥由18跨构成,除跨绕城为50米钢箱梁外,其他均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梁分为东西两幅桥,分别位于地铁三号线高架桥两侧,单副桥面宽度为12.5米。
    同时开工的新筑立交改造工程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主干道港务大道南侧,是国际港务区的门户工程。本次改造工程将原主线双幅桥全部拆除新建,A、B匝道部分桥梁拆除重新建设,项目总投资约6600万元。项目完工运行,将使周边交通状况得到跨越式提升,城市形象明显优化。
    国际港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国际一流水平,并充分借鉴发达城市经验,超前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港务大道综合管廊工程是集电力与通信为一体的共同沟,连接园区内各个用户的电力连接枢纽,总投资约7500万元。其建成后将形成T字型的综合管廊系统,解决园区地下空间利用、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功能集聚、便于集中管理检修,是保障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断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过三大平台位置的科学配置和功能的有效叠加,大大增强了内陆港功能和口岸服务功能,减少了土地的浪费。西安华南城、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等大型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整合了西安城区的分散批发市场,为西安城市资源和空间的合理配置作出了贡献,节约了大量的土地,减轻了城市核心区的交通压力。
    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已经在西安东北部区域成功建设了中国内陆港。港口功能发挥作用后,围绕着临港经济发展起来的六大百亿元产业组团,正日益壮大,为西安的五区两基地和渭北工业区发展提供了高效率的增值生产性服务,大大改善了陕西、西安的投资硬环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